川菜:糖醋菊花鱼 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罗氏沼虾苗种培育及人工养殖技术

2024-06-03 15:16:44 来源: 作者:

罗氏沼虾苗种培育及人工养殖技术

  李旭春

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大虾,是一种大型淡水虾,具有生长快、食性杂、养殖周期短、病害少、肉味鲜嫩爽口等特点,因而深受人们喜爱,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一直是比较畅销的水产品之一,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罗氏沼虾苗种培育

罗氏沼虾苗种培育分蚤状幼体的培育、虾种培育两个阶段。

(一)蚤状幼体的培育

蚤状幼体孵出 1~2 天后,即应把亲虾捕出,对蚤状幼体进行专池培育。

1.培育池条件

蚤状幼体培育池主要为水泥池,池呈长方形,圆形均可,面积以10~50m 2 为宜,保水深度1m,配备充氧、加温设备,设有进排水系统。

2.海水的来源与配制

罗氏沼虾蚤状幼体阶段需在海水中生长发育 ,水体的最适盐度为 12%~14%,各繁殖场可根据自身环境条件、地理位置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靠近海边的繁殖场可直接采用天然海水加兑淡水培育,人工配制海水培育也有很多场家采用,均能取得较好的培育效果。

3.投饵

罗氏沼虾蚤状幼体以丰年虫的无节幼体为主要饵料,丰年虫又名卤虫,是一种生活在高盐度海水中的低等甲壳类动物,人工孵化丰年虫卵须在海水中进行,海水盐度不低于 12‰,孵化容器可用水泥池、塑料桶或玻璃缸。

罗氏沼虾蚤状幼体孵2~3天后,即开始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早晚各喂一次,投喂量以每个蚤状幼体都能摄食到为宜,随着蚤状幼体不断蜕皮长大,摄食量也随之增加,此时可增投鸡蛋黄及虾片料,蛋黄经 60 目网布搓碎,投喂人工饵料以少量多次,除白天投喂3~5次外,夜晚9:00~10:00应再投喂1次。

4.水质管理

罗氏沼虾蚤状幼体培育期水质要求很高,溶氧在4mg/L为宜,为此,各培育池应安装充气设备,并不停地向池内充氧,使池水处于流动、循环状态,进水管应保持微流水状态。

由于蚤状幼体培育期间,大量投喂人工饵料,势必会造成残饵、粪便的累积,从而污染水质,所以每天坚持用虹吸管排污2~3次,并定期换水。

为保持培育地水盐度的稳定、适度,在排换水时,注意调节海水与淡水的比例,为蚤状幼体的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虾种培育

1.仔虾的淡化处理

罗氏沼虾成虾养殖是在淡水中进行的,而其蚤状幼体阶段须在一定盐度的水体中生长,因此,必须对培育的仔虾进行淡化处理,使其逐步适应淡水生活环境,当蚤状幼体中有90%以上已经变态成为仔虾时,就应对其进行淡化处理。淡化处理的方法是:逐步向培育池内加注新鲜淡水,降低池水盐度,开始可使池水的比重由 1.008 调整为 1.004,再降到1.002,最后下降到 1.000,整个淡化时间一般在 12~24 小时内完成。近几年来,为了保证虾苗的质量,很多育苗单位淡化时间延长到 48~72 小时,在仔虾淡化处理前,应先把池内还未变态的蚤状幼体用筛网捞出,集中培育,以促进蚤状幼体的变态;在淡化处理时,应注意逐步调节池水的温度,使仔虾出池时的水温与外界水温相接近,为仔虾出池放养,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创造条件。

2.幼虾中间培育

罗氏沼虾蚤状幼体变态为仔虾后,生活习性已由浮游生活转为底栖生活,食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动物性转为杂食性。经过淡化的仔虾可直接下土池培育直至成虾,但成活率偏低,产量也不高,所以我们提倡淡化苗经中间培育后达 3cm 左右时放养池塘,其产量明显要高。中间培育池可以是水泥池,也可以是面积偏小的土池(面积 1~2 亩),较大水面的土池(10 亩左右)可采用60网片用竹棍插入泥底,将池塘隔成两段,较小面积的一侧可进行幼虾中间培育,其效果也很好。水泥池培育以 40~80m 2 为宜,水深0.8~1m,均设有进排水系统,在池底四周或池底的一端铺设一些碎砖瓦、水草等物,供仔虾栖息隐藏。池上最好架设塑料棚用以遮荫防晒,为仔虾的生长提供一个较好的生活环境。

罗氏沼虾苗种培育及人工养殖技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