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是池塘主养品种,精养池塘亩产量可以达到很高,全国各地市场需求量极大,销路广泛,还可供出口东南亚、日本、新加坡等国,看准时机池塘主养黄颡鱼是很好的投资选择。目前全(高)雄性率的黄颡鱼苗深受养户欢迎。
养殖模式
池塘精养为主,土塘,大小精养黄颡鱼池塘3-5亩或10亩以下,水深1.5-2米,淤泥较少,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黄颡鱼长速快,商品鱼养成周期短,适宜高密度养殖。也可以与多数池塘养殖鱼类混养,不宜与底层鱼混养。
投苗规格
池塘精养试水成功,可投放1-3厘米规格鱼苗3-10万尾每亩,定期分筛分塘。也可以投放尾重15克左右的鱼种,每亩投放5000尾左右。投苗一次性放养充足,避免规格层次不齐。鱼苗浅水入塘,每隔3-5天注入新水,控制水体透明度20-30厘米,逐渐增加至水深1.5米以上。
饲养管理
黄颡鱼偏肉食性,放苗之前做好肥水,在池塘中培养充足的天然饵料浮游动物有助提高高密度放苗模式下的成活率。黄颡鱼有集群摄食习惯,每个池塘可设置固定食场2-4个。投饵时间在临晨或者傍晚光线较弱的情况下为佳,根据摄食和生长情况,有条件的可以添加投喂一些丝蚯蚓、或冰鲜鱼肉,可在养殖后期投放一些螺蚬净化水质。黄颡鱼抗病力强,但高密度养殖模式下,大量排泄物、残饵容易导致水质恶化,因此养殖期间要定期换水,定期消毒。黄颡鱼饲料应选择优质配合饲料,保证其生长速度。黄颡鱼是无鳞鱼,对硫酸í-、敌百虫、高锰酸钾等药物敏感,因此使用这些药物时要慎重。
水质处理
高密度养殖模式下,由于长期投饲,池塘水质可能逐渐呈弱酸性,可以通过定期泼洒生石灰,将池塘水质调节在7-8.4之间。黄颡鱼对溶氧要求水平较高,高密度养殖必须配备增氧机定期增氧,特别是养殖后期,鱼体规格变大,密度更高,非常容易缺氧导致病害。黄颡鱼习惯弱光摄食,因此其水体透明度不宜太高,20-30厘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