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成效评估及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工作,7月9日起,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联合岳阳市江豚保护中心,在汨罗江平江段斑鳜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活动,监测范围为城关地区、瓮江镇及伍市镇水域。
监测团队继2024年在我县首次发现野外濒危物种鳤鱼后,本次监测活动在大洲滩电站下游再次捕获一条体长35cm、体重570g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据县保护区事务站分析,该胭脂鱼并非汨罗江本土物种,其来源可追溯至2024年人工增殖放流活动。2024年我县多部门在江口电站下游联合举办了人工增殖放流普法活动,放流的胭脂鱼规格为8~10厘米,此次发现的个体应为去年放流种群自然生长的结果。
除胭脂鱼外,此次监测还记录到大鳍鳠、斑鳜、大眼华鳊、蛇鮈、银鮈、花䱻、唇䱻、小鳔鮈、圆吻鲴、鲌类、鳡鱼、赤眼鳟、光唇鱼等本土特色重要经济鱼类。此前,平江发现过大鲵、盎堂拟鲿、中华纹胸鮡、花斑副沙鳅、斜方鱊、中华鳅、光倒刺鲃和鳤鱼等特别珍稀鱼种。据悉,平江县境内渔业资源丰富,还分布有虎纹蛙、水獭、平胸龟、乌龟、大鲵、背瘤丽蚌等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以及鳤、刺鲃、瓣结鱼、胡子鲇、叉尾斗鱼、月鳢、长身鳜、棘胸蛙等省重点保护水生动物。
近两年,鳤鱼的发现与此次胭脂鱼的生长监测,直观印证了平江县水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标志着我县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发表评论[ 水产评论守则 ]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