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池塘“二段法”关键养殖技术总结
袁杰
罗氏沼虾,素有“淡水虾王”之称,原产地集中在厄瓜多尔沿岸,是目前世界上养殖量最高的三大虾种之一。因其养殖周期短、销路广、对水环境适应能力及抗病力强等特点,成为淡水池塘养殖的优良虾种。2019 年以来,富阳区农技推广中心水产站、区水产首席专家团队课题组在富阳丰源水产养殖场进行罗氏沼虾“二段法”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试验示范,经过一年的探索、研究、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罗氏沼虾高产高效技术与模式,并取得了较好养殖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笔者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现将罗氏沼虾池塘“二段法”关键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1 主要养殖技术
1.1 虾苗选择
选择虾苗体长要求在 0.7 cm 以上,体表清洁,无损伤,个体大小均匀,无畸形,无病害,逆水能力强。购苗时,搅动水体,苗聚中后停止搅动,苗应能迅速散开。
1.2 虾苗培育
2 月中旬先将 0.7 cm 虾苗在大棚内培育成 2~3 cm 大规格虾种(称为“一段”),每 667 m 2 放养虾苗 20~25 万尾;5 月上旬将培育成的大规格虾种放入外塘养殖至成虾(称为“二段”),每 667 m 2 放养大规格虾种 25 000~30 000 尾。还可根据养殖条件,在5 月中旬再引进“一茬”虾苗进行培育,7 月中旬放入外塘养殖至成虾。虾苗培育期间,每隔 10~15 d用 1 次生物制剂,调节育苗池水质,能有效预防水质恶化和虾苗病害的发生。
1.3 清塘消毒
清塘应排尽池塘中的水,清除底层淤泥,保持无水晒塘;将晒塘硬化后的淤泥推到虾塘四周埂边,既有利于加固圩埂、防止渗漏,又减少了塘底有机质、增加了虾塘容载量。放养前消毒:在虾苗放养前 7 d 用茶粕、生石灰等消毒,每 667 m 2 用 10~15 kg茶粕、食盐 0.5 kg 和生石灰 0.5 kg 加水全池泼洒。7 d 后进水,再过 7 d 后放苗。最佳清塘药物为茶粕,因为茶粕对水草没有杀害作用,还可肥水促进虾脱壳。
1.4 水质调控
使用增氧设施、生石灰和微生物制剂调控养殖用水,保持池水透明度在 40 cm 左右,一般 20 d 每667 m 2 用生石灰 20 kg 全池泼洒,使 pH 值保持在7.8 左右,溶氧保持在 5 mg/L 以上。另外,早期使用乳酸菌与红糖进行活化全池泼洒,中后期使用芽孢杆菌与红糖进行活化全池泼洒,使塘内快速生长有益菌,抑制有害菌产生,净化水体,保护好虾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