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新型病毒:彩虹病毒
近几年,福建漳浦,广东粤东、湛江,浙江等地陆续出现一种名为黑脚病的“怪病”:对虾大批发病、肝胰腺色浅、虾体虾脚出现黑斑、偷死、空肠胃、死亡率极高。经过多方研究表明,“黑脚病”的发生和一种新型的虾类虹彩病毒(CQIV)感染有关。
目前,虹彩病毒成为一些鱼类、两栖类动物的新型病原体,广泛存在于水生动物中且危害较大,因此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什么是“黑脚病”
发病时间:多发生在12月前后,根据季节和温度的情况提前或延后,最早可在10-11月份发生,最晚3-4月份仍有发生;高发期是在养殖60天以后。
病因: 池塘底质恶化;虹彩病毒感染
致病条件:高盐度、高密度的高位池养殖;气温低于22C;暴雨、急剧降温更容易爆发。
症状:肝胰腺颜色变浅,体节整体颜色变浅,体节明显;死虾游泳足基部的甲壳出现明显的发黑症状(与池底有机质多引起的中毒性死亡的黑脚病区别:无法清洗干净)。
危害:南美白对虾一旦发生了“黑脚病”,很难用药物进行控制,大概会在2-3天内,死亡率达到50%-80%。
![](/d/file/p/2024/06-03/a23af24e06b222556a4e946e8d94da80.jpg&thumbnail=750x2147483647&quality=75&type=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