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现状与发展对策
梅会清 袁建明 金素雅 翟旭亮 薛洋 李虹
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水产养殖业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的必然选择。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又称池塘工程化养殖、流水槽养殖等)主要是通过现有池塘改造以及新设施、新技术的集成与应用,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创新为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圈养”,将养殖过程中的残饵、粪便等固体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并利用原有池塘95%左右的水面对养殖尾水进行生态净化处理,从而实现整个养殖周期内的养殖尾水“零排放”或达标排放。
一、推广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技术的意义
(一)能有效减轻环境保护的压力
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模式变为池塘内循环流水“圈养”模式,从而有效地收集大部分养殖产生的残饵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从源头上减少了池塘有机物的累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水产养殖水体的污染和富营养化;养殖尾水经过净化区的生态化处理循环使用,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养殖尾水的排放,有效缓解了水产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
(二)能有效增加水产养殖的效益
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的增氧方式是采用气提式推水增氧,这种方式能有效提高单位能耗的增氧效率和养殖水体的溶解氧,能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提高水产动物的成活率、饲料消化吸收率,降低饵料系数和生产成本;由于养殖水体水质好、溶氧丰富,从而大幅度地减少病害发生和药物的使用,提高水产品的安全性,降低养殖成本;养殖作业区高度集中,日常管理操作方便,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人力成本;多个流水池可以进行多品种养殖,避免单一品种养殖的风险;同时,也可以进行同一品种多规格的养殖,均匀上市,加速资金的周转,从而增加水产养殖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