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食性杂、生长快、肉质好、抗病力强。适宜池塘规模化精养和工厂化集约式养殖。在国内国际上均有大规模的消费市场。作为市场上的低价格鱼类但由于亩产量高,因此投苗时机恰当的话效益依然显著,是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品种。
养殖模式
池塘精养为主,也可网箱养殖,水库养殖,工厂化养殖。可在淡-水中养殖,也可在半咸淡-水环境中养殖。一帆水产每年5月开始有新孵化苗供应。广东地区土池养殖为主,面积10亩以下,配备增氧机,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池塘水深1.5-2米。大规格叉尾鱼种可与鲢鳙鱼混养。也可以与罗非鱼混养。
投苗规格
新孵出苗培育至2厘米规格即可投放池塘,每亩2-3万尾密度。养至5厘米规格大小鱼种可以分塘养殖,该规格鱼种每亩放养8000-12000尾。10厘米规格鱼种每亩放养密度5000尾左右。叉尾属于集群摄食鱼类,足够的放养密度有利于其生长。可搭配少量鲢鳙鱼调节水质。当年体重可达70-100克,第二年体重可达400-500克,第三年可达1公斤以上。每年5月开始为鱼苗放养时间,7-9月为大规格鱼种放养时间。
饲养管理
叉尾属于杂食性鱼类,幼鱼主要摄食个体较小的水生生物,如轮虫、枝角类、水生昆虫等;成鱼则以浮游动物、各种蝇类、摇蚊幼虫、软体动物、大型水生植物、植物种子和小杂鱼为主食。在人工饲养下,各生长阶段均喜食人工饲料。叉尾日夜均摄食,且有集群摄食的习性,主要以底层摄食为主,但幼鱼有时也游到水面摄食。4.5厘米规格以下时对水体中天然饵料的需求量较大,因此要做好肥水工作,培育充足的水中浮游生物,辅以粉状配合饲料。4.5厘米规格之后以配合饲料投饲为主,刚开始投喂时可以将颗粒饲料碾碎,7厘米规格之后可直接投喂颗粒饲料,饲料蛋白含量32%以上。每天上午下午各投饲一次,也可根据情况投喂3-4次。叉尾有夜晚摄食习惯,因此下午投料量可以根据摄食情况增加一些。
鱼苗入池后,每7-10天加注一次新水,到7月份水深2米左右,并保持这一水深。每隔10天左右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为总水体1/5-1/4。夏季勤开增氧机,每隔20天左右泼洒一次生石灰,根据鱼体健康状况,进行消毒杀虫处理。
叉尾抗病力强,常见疾病为水霉病、烂鳃病和肠炎病。6-9月为病害易发生季节,此时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保健药物进行预防,并做好消毒杀虫工作。
水质处理
新苗入池水位控制在1米左右,随着养殖规格变大和气温上升逐渐加注新水直到2米左右水深。定期使用石灰消毒、调节pH值7以上弱碱性。成鱼养殖时,冬季气温寒冷,水位可以在进一步加深。保持水体溶氧量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