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扶持水产养殖户渡难关,为鹤山“鱼 今年前10个月,海南出口水产品超14

鱼病知识:浅谈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

2024-06-03 16:59:11 来源: 作者: 责编: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简称细菌性败血症,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该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种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严重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文将对其流行情况、症状,病理特点及防治作简要阐述。


一、 流行情况、症状及病理特点

2020年9月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病原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危害鲫、鲢、鳙等多种淡水鱼类,水温在9℃~36℃均流行,该病可通过病鱼,病菌污染饵料以及水源等途径传播,鸟类捕食病鱼也可造成疾病在不同养殖池间传播;一旦暴发流行,3~5天内可造成鱼类大批死亡。从夏花鱼种到成鱼均可感染,以2龄成鱼为主。不仅是精养池塘发病,网箱、网拦、水库养鱼等也都发生。

该病由病原产生毒素,引起鱼体溶血、出血、组织严重坏死,最后导致死亡。疾病早期及急性感染时,病鱼出现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此时病鱼食欲减退。严重时部分鱼因眼眶充血而出现突眼(图1),鳞片竖起等。剖检时,全身肌肉因充血而成红色,腹腔内积有黄色或血红色腹水,肝、脾、肾脏肿胀,肠壁充血,肠道内无食物(图2),部分鱼鳃色浅,呈贫血状。

浅谈鱼病知识,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

相关文章

关键词:

发表评论[ 水产评论守则 ]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