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味辛,平。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
《名医别录》:“主脚中酸痛,不欲践地。”
《药性论》:“主肾冷、腰痛。”
《本草正》:“暖子宫,安胎气。”
《本草经集注》:“味辛、甘,平、温,无毒。主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脚中酸疼痛,不欲践地。久服轻身,耐老。”
《雷公炮制药性解》:“味辛甘,性温无毒,入肾经。主阴下湿痒,小便余沥,强志,壮筋骨,滋肾止腰痛。去粗皮,酥蜜炙去丝用。”《玉楸药解》:“味辛,气平,入足厥阴肝经。荣筋壮骨,健膝强腰。”“杜仲去关节湿淫,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挛,益肝肾,养筋骨。”
《日华子本草》:“治肾劳,腰脊挛。”
《 本草汇言》:“方氏《直指》云:凡下焦之虚,非杜仲不补;下焦之湿,非杜仲不利;足胫之酸,非杜仲不去;腰膝之疼,非杜仲不除。然色紫而燥,质绵而韧,气温而补,补肝益肾,诚为要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