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
一、本草摘要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名医别录》:“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去痰下气。”
《珍珠囊》:“益脾胃,散风寒。”
《本草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
《本草备要》:“辛温。行阳分而祛寒发表,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下食。治伤寒头痛,伤风鼻塞,辛能入肺,通气散寒。咳逆呕哕,有声有物为呕,有声无物为哕,有物无声为吐,其证或因寒、因热、因食、因痰,气逆上冲而然。生姜能散逆气,呕家圣药。”
《本草从新》:行阳分而祛寒发表,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下食。”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味辛,温、大热,无毒。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生者尤良。
(叶天士:旧附干姜下,《纲目》始分出另列。)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味辛,性温,无毒,入肺、心、脾、胃四经。主通神明,去秽恶,散风寒,止呕吐,除泄泻,散郁结,畅脾胃,疗痰嗽,制半夏,和百药。要热去皮,要冷留皮。
生姜辛入肺,肺得所胜,则气通宣畅,主宰精灵,故能通神明,神明通则一身之气皆为我使,而亦胜矣。一身之气胜,则中焦之元气定,而脾胃出纳之令行,邪气不能容矣,故能去秽恶。
《本草经解》叶天士:气微温,味辛,无毒。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生姜气微温,禀天初春之木气,入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
臭气,阴浊之气也;久服辛温益阳,阳能去阴,所以去臭气也。神者阳之灵也,明者阳之光也。辛温为阳,久服阳胜,所以通神明也。
《长沙药解》黄元御: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手太阴肺经。降逆止呕,泻满开郁,入肺胃而驱浊,走肝脾而行滞,荡胸中之瘀满,排胃里之壅遏,善通鼻塞,最止腹痛,调和脏腑,宣达营卫,行经之要品,发表之良药。
相关文章
- 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成本低效果好
- 钓鲤鱼用什么鱼钩最好?试试3种钩型!
- 认识和了解水产养殖中的指环虫
- 水生病毒学研究取得进展
- 高体雅罗鱼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 硫酸铜防治鱼病的要点
- 活鱼运输“转袋充氧“的方法
- 鱼类病原体疾病与中毒性疾病的区别
- 深度剖析小龙虾“五月瘟”
- 应避免在低于10℃水温条件下给温水性鱼类接种疫苗
- 黑斑侧褶蛙规模化繁育与苗种培育技术
- 水库鲢、鳙锚头鳋疾病治疗
- 论文:长江和珠江水系四大家鱼原种早期生长对比实验:长江水系优于其它水系
- 淡水鱼小瓜虫病防控方案
- 氧化性的杀菌剂和非氧化杀菌剂的区别
- 说说大鳞鲃---被誉为淡水的“银鳕鱼”
- 罗氏沼虾大棚养殖获高产
- 水产杂谈:论养虾的诱食作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