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扶持水产养殖户渡难关,为鹤山“鱼 今年前10个月,海南出口水产品超14

鱼类黏液细胞的成分和作用

2024-06-03 16:38:21 来源:禾润德 作者: 责编:

鱼类黏液细胞广泛分布于鱼类体表、鳃和消化道等部位,分泌的黏液中含有多种有机物质,如黏多糖、糖蛋白、免疫球蛋白及各种水解性酶类,对鱼类的许多生理功能有重要影响。

黏液细胞所分泌的黏液有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非特异性的免疫化学反应物质,包括溶菌酶、转移因子、C-反应蛋白、几丁质、干扰素及补体类物质等。有的可以杀灭细菌(如溶菌酶),有的可抑制病毒的复制(如干扰素),有的可作为调理素增加吞噬量(如C-反应蛋白)。此外,黏液中还有免疫球蛋白,类似血清免疫球蛋白的特性。

杯状细胞是一种典型的黏液细胞,主要分布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等器官内的上皮中,杯状细胞作为肠道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御屏障,在抗感染、调节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和外来抗原的免疫应答方面起重要作用。黏液细胞的数量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消化道的局部免疫状况。

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后,罗非鱼肠道黏液细胞数量上升了17%左右。

作为一种特殊的淋巴细胞群体,肠上皮内淋巴细胞长期与肠道菌群、病原体等接触,在黏膜抗感染免疫、调节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和调节外来抗原的免疫应答方面起重要作用。

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可提高罗非鱼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肌层厚度,增加肠道黏液细胞和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罗非鱼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关文章

关键词:

发表评论[ 水产评论守则 ]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