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扶持水产养殖户渡难关,为鹤山“鱼 今年前10个月,海南出口水产品超14

水霉病的防范措施

2024-06-03 16:22:13 来源: 作者: 责编:

水霉病引起水霉病的病原体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属)。水霉病实际是真菌寄生在水生动物受伤组织引起,水霉病游孢子伺机附着到受伤组织上并慢慢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受伤组织外,还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酶)分解周围组织,进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表层的菌丝则向外延伸,形成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肤霉病、覆棉病、水棉病或白毛病),并于末端形成孢子囊,放出游孢子到水中,经由水传播,可危害各种水生动物,有时还可感染鱼卵。

水霉在淡水中广泛存在,主要在水温较低时易发生,5~26℃均可生长繁殖,最适水温13~18℃。水霉病的发生与水生动物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对于体表完整、体质较强的个体,一般不会感染。

在患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发展,菌丝一端深入水生动物组织内,造成发炎和坏死;另一端露在体表外大量生长,形成肉眼可见灰白色棉毛状絮状物。由于病原分泌大量蛋白质分解酶,导致病鱼焦躁不安,并在池边或网箱周围摩擦,加剧体表损伤;患病个体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预防措施:①冬季清塘,除去池底过多淤泥,用200mg/L生石灰或20mg/L漂白粉消毒。②避免高密度条件暂养时造成鱼类相互挤压,碰撞掉鳞。③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鱼受伤。④在水温较低时,尽量减少人为操作(如注射疫苗、反复操作放苗等),防止出现应急反应,导致擦伤或冻伤。⑤长途运输(或注射疫苗)的鱼种,放养前用“聚碘”或“硫醚沙星”浸泡20~30分钟,鱼种放完后用“硫醚沙星”对全池进行消毒。⑥早期注重肥水,增强鱼体质,提高鱼体抗病力。⑦注意封堵进水口,或在进水口较远处拦网,防止鱼类在进水口聚集擦伤,最好是不要进水。⑧水霉病暴发严重时,对全池进行消毒处理,用药后稳定水体,防止新水重新带入致病菌。

上一篇:鲤3种病毒病     下一篇:牙鲆的10种寄生虫病

相关文章

关键词:

发表评论[ 水产评论守则 ]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