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疗鱼病时,“食盐”是不可或缺的常用品。“食盐”的化学名是氯化钠,化学式是Nac1,将“食盐”溶于水则成为钠离子及氯离子。
1.能使病原菌及寄生虫死灭(高浓度,短时间药浴)
“食盐”的杀菌功用,是自古已知而作为保存食品之用。例如四川腊肉、乌贼腌盐等等。乌贼腌盐可保持不腐败,就是使用多量的盐腌制的。盐可用于驱除鱼类的寄生虫(如白点虫)并可治疗腐尾病、腐鳍病等等。
通常以治疗鱼病为目的使用食盐时,食盐水浓度应调整为1~4%(与海水盐份浓度略同或稍高一点),最低为0.5%,药浴时间为5~15分钟程度,时间过久则鱼类会死去。要施行药浴时,必须考虑鱼类的健康状况来调整药浴时间。
2.能帮助鱼类的渗透压调整机能(低浓度,长时间药浴)
利用食盐的"渗透"功能可缓和鱼类内脏的负担,鱼类本身具有渗透压调整机能。
所谓鱼类"渗透压"是指因盐份浓度差异而发生的"水之出入"而言。
通常,生物体内盐份浓度与体外的盐份浓度有差异时,水就自浓度低的一方流进浓度高的一方,即体内盐份浓度高则水会渗透进来,体内盐份浓度低则水会自体内渗透流出。栖息于淡水的淡水鱼是属于前者,栖息于海水的海水鱼是属于后者。
3.鱼的渗透压机能
对于淡水鱼,水经常会渗入体内,此时外面的水与不洁物质就会一齐渗进体内,所以常说“淡水鱼比海水鱼更有泥土臭味”。如此,鱼类经常受渗透压的影响而水会渗透进入体内,必须排出此等水份,此一作用称为"渗透压调整机能",也就是排尿机能。
鱼类为了排出水份而排尿,所以肾脏很发达。并且,鱼类如果健康不佳则排尿机能(渗透压调整机能)就有负担,此时为了帮助排尿机能而使用食盐。
具体地说,将鱼池盐份浓度与鱼类体内盐份浓度接近,则池水不渗透进水鱼类体内,鱼类就不必排尿了,是减轻肾脏的负担。其盐份浓度为0.5%程度,是平常所施行的浓度。
据说,在自然界,有些生病的淡水鱼类会自然移动至海河入口的水域,可能是为了借海水的盐份来调整渗透压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