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糖醋菊花鱼 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浅谈“八字养鱼经”以及在养殖用药减量行动中的应用

2024-06-03 17:17:52 来源: 作者:

       浅谈“八字养鱼经”


“八字养鱼经”,即“水、种、饵、混、密、轮、防、管”这八个字,是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在全面总结池塘高产养殖经验的基础上,对成鱼饲养综合技术措施的高度概括,是水产养殖户取得高产的重要法宝。下面具体谈谈这八个字的主要内容和深刻内涵。

“水”,是养鱼的根本,也是“八字养鱼经”的首要因素,好的水质对于鱼类的生长及鱼病的防治都非常重要,应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肥”,指的是池水中有丰富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等鱼类的天然饵料。好的养鱼水质,并不是越清澈越好,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一般池水透明度要求在1530厘米之间;“活”,指的是池水水色和透明度在一天中有早、中、晚的日变化,即所谓的“朝红晚绿”。这是浮游植物处于繁殖旺盛期的表现,意味着水中藻类种群在不断被利用和不断增长,也就是说池塘中物质循环处于良好状态。“嫩”,指的是池水中的主要浮游生物均处于年轻态,肉眼看水的颜色很鲜嫩,这种水质适合鱼类生长。如果蓝藻等难消化种类大量繁殖,或者浮游植物细胞衰老,使水色发黄或发褐色,均会降低水体的鲜嫩度,形成“老水”;“爽”,指的是池水水质清爽,水面无油膜,混浊度较小,水层中无悬浮颗粒,池底无气泡泛起,水中含氧量高。浮游植物量一般在100毫克/升以内,过高则易形成“水华”,过低则会形成“瘦水”。

“种”,是养鱼的关键。所谓“好种才有好收成”,水产苗种是水产养殖的物质基础,是水产养殖高产的前提。池塘投放的鱼种要求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规格合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池塘所需鱼种应立足于就地生产,就近运输,就近养殖,以提高成活率。经长途运输的鱼种,体质消耗大,也往往容易因受伤感染病菌,影响到鱼种成活率。

“饵”,即鱼类的饵料,包括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是成鱼高产稳产的物质基础。人工饲料成本往往占饲养总成本的50%以上,应特别讲究科学使用、合理投喂。要求供应质量好、数量足、来源广、价格低且无毒无害的饲料,同时要注意饲料的多样化。应选用营养平衡、全面的全价饲料,这样的饲料养鱼,鱼长得快,产量高,品质好,养殖成本也低。投喂饲料要合理,按照“定时、定量、定质、定位”的“四定”原则进行,做到“匀、好、足”,并以此控制水质。投喂量以鱼摄食八成饱即可。

“混”,即对不同生活习性和不同食性的鱼类实行混养,这是我国池塘养鱼的重要特点,也是提高池塘养鱼产量的重要措施。混养可以合理利用饵料和水体,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一般同池混养品种4-5个或更多,形成对水体和饲料的立体开发格局,使不同鱼类各栖其所,各摄其食,相得益彰。将上层、中上层、中下层和底层鱼搭配养殖,确定1-2种主养鱼,合理搭配放养其他鱼类,正确处理好主养鱼和配养鱼、吃食性鱼和滤食性鱼的关系。

“密”,即合理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和个体增重这两个因素都会影响养殖产量,但它们是一对相互矛盾和相互制约的因子。放养密度过大,个体增重则较慢;反之,放养密度过小,虽然个体增重较大,但是产量依然不高。合理的放养密度应当是在保证达到食用鱼规格和鱼种预期规格的前提下,能获得最高鱼产量的放养密度。

“轮”,即轮捕轮放,捕大补小,或一次放足鱼种,捕大留小。轮捕轮放可使池塘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始终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延长和扩大池塘养鱼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提高总产量,还能进一步增加混养种类、规格和数量,提高饵料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水体的生产潜力。

“防”,本应是“管”中的内容之一,由于“防”在池塘养鱼中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八字养鱼经”将其单列。这里的“防”,首先指的是鱼病的预防,同时也应当包含防洪,防缺氧泛池,以及防盗等。鱼病的预防与治疗,应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方法,避免或减少鱼因病死亡造成损失。鱼塘要注意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改善环境条件;还要做好鱼体消毒,饲料消毒,工具消毒。为了增强鱼的抗病能力,可对下塘鱼种注射疫苗预防疾病;以及施放微生物制剂等调节水质、投喂药物饲料等等。

“管”,即养殖过程中的日常管理,包括投饲管理、水质管理、养成管理等方面,其主要内容是:①建立池塘档案,以便随时查阅;②坚持早、晚巡塘,观察鱼的吃食情况、活动情况、有无发病和泛池征兆等,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置;③除渣去污,保持池塘卫生,提高鱼的品质,减少鱼病的发生,确保水产品的食用安全;④强化水质管理,做好水质调控;科学开动增氧机,防止缺氧浮头、泛池;⑤检查拦鱼设施,做好池埂维护,确保安全度汛。

实践证明,以“水、种、饵”为物质基础,运用“混、密、轮”等技术措施,还不能保证高产稳产,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防、管”综合运用这些物质基础和技术措施,才能达到池塘养鱼高产稳产的目的。


“八字养鱼经”在养殖用药减量行动中的应用


传统养鱼八字经,即水产养殖是由水、种、饲,密、混、轮,防、管八个技术环节构成的,这是广大水产养殖业者从生产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养殖技术要领,开展水产养殖减药就是根据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融基础性、应用性理论为一体,聚焦共性和个性技术于一点上,在水产养殖涉及的水、种、饲和密、混、轮以及防、管八个生产技术环节上着力和发力,就能到达养殖用药减量的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