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对所有的鱼病有效,也不是所有的渔药都可以适用于所有的鱼。许多鱼类可能会对其中某一种渔药有特别的敏感性,一旦用药不慎,就会发生鱼类伤亡事故,给养殖户造成重大损失。
1、菊酯类杀虫药(广谱性杀虫剂):
水质清瘦,水温低时(特别是20℃以下),对鲢鱼、鳙鱼(花鲢、胖头鱼、大头鱼)、鲫鱼毒性大;如沿池塘边泼洒或稀释倍数较低时,会造成鲫鱼或鲢鳙鱼死亡。虾蟹禁用。
2、阿维菌素溶液(广谱性杀虫剂):按正常用量或稍微加量或稀释倍数较低或泼洒不均匀,会造成鲢鱼和鲫鱼的死亡。海水贝类(鲍鱼、牡蛎、扇贝、文蛤、珠母贝、缢蛏{yì chēng })在泼洒不均匀的情况下,易导致死亡。
3、含氯、溴消毒剂(漂白粉、二氧化氯、强氯精又叫三氯异氰尿酸,溴氯海因、二溴海因、苯扎溴铵):当水温高于25℃时,按正常用量将含氯、溴消毒剂用于河蟹,会造成河蟹死亡,死亡概率在20-30%。溴氯制剂有灭藻作用,在水质肥沃时使用,会容易导致水体缺氧出现泛塘现象。氯制剂药效一般会随着水温、pH值的升高而加强,当水体有机物过多时,药效显著下降。溴制剂参考第四条。
4、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经济实惠,治疗成本低,使用时比生石灰简单方便,是主要的池塘清塘药物。缺点是漂白粉分解速度快,使用量受存放时间、有效氯含量及使用水体的肥度影响很大。漂白粉有效氯的含量一般为28%,在高密度养殖的水体中,漂白粉的用量一般为每亩1~2.5公斤,每立方米水体1-2克。用量范围大的原因就是受水体生物量的影响,水体肥度大的使用量就大,反之使用量就小。特别是在水花鱼苗刚放进池塘的半个月,使用量为每亩不宜超过1公斤(1克/立方米),否则容易死鱼。
常用的杀菌制剂,对细菌性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可调节、净化水质。对病毒性疾病不能使用。如草鱼出血病、鲤鱼急性烂鳃等;剂量要严格控制,容易杀水过重,造成水澥;不能和辛硫磷混用,易引起死鱼现象。
6、海因类含溴制剂(如溴氯海因、二溴海因):
有效成份大于20%的,在水温超过32℃时,若水体内三天累计用量超过200克/亩•米,会造成在脱壳期内的甲壳水生动物(虾蟹)死亡。
7、杀虫药(敌百虫除外)或硫酸铜:
当水深大于2米,如按面积及水深计算水体药品用量,并且一次性使用,因药物渗水深度一般不会超过2-3米,如果仍按实际深度计算用药则会容易造成鱼类死亡,概率超过10%。
8、氯硝柳胺(针对绦虫,又称灭绦灵,杀虫剂):
用于绦虫治疗有特效,但对鱼类剧毒,需要使用时注意把握好药物的用量。
9、甲苯咪唑溶液(针对指环虫、三代虫等,杀虫剂):
甲苯咪唑是治疗三代虫、指环虫的理想药物,杀灭效果好,不会引起鱼停食,但是容易产生抗药性,长期使用影响治疗效果。
禁忌:按正常用量,胭脂鱼会发生死亡;淡水白鲳、斑点叉尾鮰对药物敏感;各种贝类对药物敏感。无鳞鱼不能使用。
无鳞鱼是指天生无鳞和鱼鳞很小的鱼种,并不是单指一点鱼鳞都没有的鱼,常见河里的无鳞鱼是泥鳅鱼和河鳝鱼,鲶鱼,银鱼,鮰鱼,黄颡鱼,黑鱼(乌鳢),常见海里的无鳞鱼是海鳗、带鱼等。
治疗大型的寄生虫病效果好,如三代虫、指环虫、锚头蚤,还不会引起鱼停食,也是治疗暴发病的主要药物,和敌百虫、硫酸铜搭配治疗草鱼出血病效果明显。
缺点:辛硫磷不能与氯制剂合用,易引起死鱼现象,与强氯精、漂白粉合用的毒性强一些,与二氧化氯合用毒性轻一些, 杀虫效果没有敌百虫、甲苯咪唑好;大剂量使用后,鱼体易变黄。
禁忌:对淡水白鲳、鲷毒性大,不得用于大口鲶、黄颡鱼等无鳞鱼,无鳞鱼参照第七条。
除生物菊酯外,其余种类不得用于甲壳类水生动物(南美白对虾、河蟹、小龙虾等)。
12、碘制剂、季铵盐制剂(消毒杀菌剂):
对冷水鱼类(如大菱鲆、虹鳟、鲟鱼)有伤害,并可能致死。
按照鱼类对于生活环境,尤其是水温的要求,高于20度水温就不能存活,所以叫冷水性鱼类。
13、一水硫酸锌(杀纤毛虫):
用于海水贝类时应小心,有可能致死,特别注意使用后缺氧。常见海水贝类有:鲍鱼、牡蛎、扇贝、文蛤、珠母贝、缢蛏{yì chēng }。
14、代森铵和代森锰锌(杀车轮虫等原生动物):
不可用于鳜鱼。代森铵用后易导致缺氧,使用后应注意增氧。
15、维生素c(补充维生素,增强抗应激能力,促进机体恢复):
不能和重金属盐、氧化性物质同时使用。
16、硫酸铜主要成分是五水硫酸铜(杀虫杀藻)
不能和生石灰同时使用。温度升高毒性增大,水温16~30℃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硫酸铜对白鲢的毒性增加1.7~1.8倍,当水温高于30℃时,硫酸铜的毒性增加,硫酸铜的使用剂量不得超过300克/亩•米,否则可能会造成鱼类中毒泛塘。烂鳃病、鳃霉病不能使用,以免伤鳃。鳜禁用。
缺点:硫酸铜对鱼的鳃组织具有很大的刺激作用。使用硫酸铜后有两个副作用:一是硫酸铜伤鳃,使用硫酸铜后鳃组织黏液增多。二是硫酸铜使用后易引起缺氧,使用硫酸铜之后3天内(特别是第二天),池塘水体极度缺氧。原因是鰓组织的黏液和死亡的藻类影响了鱼体的呼吸。
17、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贝类禁用,用药后注意增氧,瘦水塘、鱼苗塘适当减少用量;30日龄内的虾苗禁用。鲂鱼、鲟鱼、黑鱼(乌鳢)、宝石鲈(又名宝石鱼、宝石斑)慎用。使用计量为百万分之零点七,0.7PPM,全池泼洒,水深1米,每亩用133.4克,每亩用硫酸铜333.5克。
18、硫酸乙酰苯胺(杀虫剂):
注意增氧,珍珠、蚌类等软体动物禁用;放苗前请试水;鱼苗及虾蟹苗慎用。
19、大黄流浸膏(中成药名,主要成分为大黄):
易燃物品,使用后注意增氧。
20、敌百虫主要成分是有机磷杀虫剂(杀虫):
优点:敌百虫对治疗三代虫、指环虫等大型鲤鱼寄生虫具有很好的效果。敌百虫与硫酸铜、辛硫磷搭配治疗草鱼出血病效果明显。
缺点:敌百虫具有很强的麻痹作用,易造成鱼停食,无鳞鱼禁用。
禁忌:虾蟹、淡水白鲳、鳜鱼禁用;加州鲈、乌鳢、鲶鱼、大口鲶、斑点叉尾鮰、鳜鱼、虹鳟、海水章鱼、胡子鲶、宝石鲈慎用。
21、高锰酸钾(消毒杀菌,不建议杀虫):
高锰酸钾的杀菌效力与水中有机物含量及水温有关:在有机物含量高时,本品易分解失效,此时可适当调整其用量。水温高时,高锰酸钾的氧化作用增强。以高锰酸钾作消毒剂时,其用量要根据水质和水温条件而灵活掌握,浓度掌握不好容易烧鳃。
斑点叉尾鮰、大口鲶慎用。
22、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剂(苯扎溴铵,杀菌):
若用于软体水生动物,轻者会影响生长,重者会造成死亡。海参不得食用。
笨扎溴铵学名为二硫代氨基甲酸铵,别名新洁尔灭,属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优点是调节水质,具有诱食的作用。缺点是治疗车轮虫的效果不明显。与水质解毒剂混合使用,对草鱼的刺激性大,容易造成全池浮鱼甚至死鱼的现象。
23、盐酸氯苯胍(内服杀虫):
若做药饵搅拌不均匀,会造成鱼类中毒死亡,特别是鲫鱼。
24、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杀虫):
按正常用药量或稍微加量或稀释倍数较低时使用,或泼洒不均匀,会造成鲢和鲫鱼的死亡。海水贝类在泼洒不均匀时,易导致死亡。内服时,无鳞鱼或乌鳢会出现强烈的毒性。阿维力素、伊维菌素:内服时,无鳞鱼或乌鳢会出现强烈的毒性。
25、季铵盐碘(杀菌消毒):
瘦水塘慎用。
26、杀藻药物(漂白粉,高锰酸钾,硫酸铜):
所有能杀藻的药物在池塘水体缺氧状态下均不能使用,否则会加速出现泛塘现象。
27、外用消毒、杀虫药:
早春,特别是北方,鱼体质较差,按正常用量用药,会发生鱼类死亡,特别是鲤鱼,死亡概率5-10%,且一旦造成死亡,损失极大。
28、内服杀虫药(盐酸氯苯胍、地克珠利、阿苯达唑、吡喹酮):
早春,如按体重计算药品用量,会造成吃食性鱼类的死亡,概率10-20%。
29、水质因素:
当水质恶化或水体缺氧时,应禁止使用外用消毒、杀虫药。施药后48小时内,应加强对施药对象生存水体的观察,防止造成继发性水体缺氧,建议用药前就提前采取开启增氧机增氧等相关措施,保证水体溶氧充足,最好使用溶氧监测仪关注,做好准备补救的措施。
(一)甲壳类
甲壳类应慎用或不用敌百虫、硫酸铜等杀虫类药物。杀菌消炎类药物也应注意尽量使用安全用量的下限值,避免药物刺激引起应激反应。
(1)河蟹河蟹对晶体敌百虫、硫酸铜较为敏感,一定要慎用,全池泼洒时敌百虫含量控制在0.3mg/L以下,硫酸铜含量控制在 0.7mg/L以下较为安全。
(2)青虾青虾对杀灭菊酯、敌百虫晶体、硫酸铜等较为敏感,应禁用或慎用,特别对敌杀死十分敏感,应禁止使用。全池泼洒时,控制敌百虫含量在0.013mg/L以下,硫酸铜含量在0.3mg/L以下较为安全。
(3)罗氏沼虾对敌百虫特别敏感,应严禁使用。药物使用控制量为:漂白粉在1mg/L以下,硫酸铜在0.3mg/L以下,生石灰在 25mg/L以下。
(4)鱼、虾、蟹混养鱼、虾、蟹混养时晶体敌百虫、硫酸铜应禁用或慎用。全池泼洒常用药物含量控制在生石灰10~15mg/L, 优氯净 0.3~0.6mg/L, 土霉素0.1mg/L,硫酸锌 0.5~1.0mg/L,福尔马林 10 ~25mg/L。
(二)无鳞鱼类
无鳞鱼指体表不具鳞片的鱼类,如鲶鱼、革胡子鲶、斑点叉尾鮰、黄颡、黄鳝等,用药时应注意避免刺激性强的药物。同时该类鱼对有机磷农药最敏感,故应慎用或禁用晶体敌百虫、敌敌畏等杀虫类药物。
另外,在鱼体浸泡消毒时,禁用食盐,以免鱼体脱黏引起死亡。泥鳅鳞片很小,虽然属鲤科,但用药禁忌同无鳞鱼类。
(三)特种水产养殖品种
(1) 鳜鱼(桂鱼):对晶体敌百虫、氯化铜等药物较敏感。其中对敌百虫十分敏感,敌百虫的浓度在0. 2克/立方米以上,就会造成鳜鱼不同程度的死亡,按常规用药,往往会导致全池死鱼,氯化铜浓度在0.7克/立方米以上,就可导致中毒死亡。因此,在鳜鱼池中不能使用这些药物。
(2)虹鳟:对晶体敌百虫、高锰酸钾较为敏感,特别是虹鳟幼鱼。在水温11.5~13.5°C时,敌百虫对虹鳟的安全浓度为0.049克/立方米。
(3)加州鲈:对晶体敌百虫较为敏感,一定要慎用。在用晶体故百虫全池泼洒防治鱼病时,根据试验,浓度控制在0.3克/立方米以下较为安全。
(4)乌鱧(乌鱼):对硫酸亚铁敏感,因此在乌鳢的人工养殖中防治鱼病时应慎用或不用。
(5)淡水白鲳:对有机磷农药最敏感,故应绝对禁止使用晶体敌百虫、敌敌畏等药物。
(6)鲟鱼:禁用硫酸铜,微量就会引起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