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糖醋菊花鱼 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渔药市场的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严重质量参差不齐

2024-06-03 17:03:53 来源:水产前沿 作者:

摘要:采用由不同生产企业生产的10种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片剂、颗粒剂和粉剂,按照不同浓度投放在人工模拟的水产养殖池塘底部环境中以后,检测养殖池底污泥-池水界面处的溶氧量、pH和氧化还原电位等几种理化因子以及对可培养细菌杀灭状况。结果证明供试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制剂,投放到水产养殖环境中以后,养殖池底污泥-池水界面处溶氧量、pH和氧化还原电位等理化因子变化趋势不尽相同,不同浓度的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制剂对可培养细菌的杀灭作用也不尽一致。按照各种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制剂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最大使用剂量,难以发挥出“改底”的功能,对养殖池底污泥-池水界面处的可培养细菌不能显示出杀菌效果。在我国水产养殖用物质市场上流通的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制剂,存在使用效果不明显和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关键词: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污泥;池水;理化性状;杀菌效果

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制剂是被我国不少水产相关人员赋予“改底、调水”等功能的一种合成复合盐类物质,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在水产养殖中使用量较大的一类化学物质。根据文献资料介绍,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制剂是一种无机过氧化物,也被称为过一硫酸氢钾,它与硫酸氢钾、硫酸钾结合成三合盐的形式存在。因此,作为水产养殖用物质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一般是被称为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制剂。
在本试验研究中,观察了将定量的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制剂投放在盛有养殖池底污泥、池水的容器中,并且在投放定量的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制剂前后,通过检测供试养殖池底污泥-池水界面处的溶氧量、pH和氧化还原电位以及可培养细菌数量等指标的变化状态,评价了将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制剂,投放在养殖水体中的“改底”的功能。现将试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关实验回顾: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制剂对养殖池水理化状态影响与消毒效果观察,点击:鼓吹为“第五代消毒剂”产品,真的全能改底、调水、杀菌、杀藻?真相或是“最壕”养户都用不起
1.材料和方法
1.1供试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制剂来源

在本次试验中,选用由不同生产企业生产的10种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片剂、颗粒剂和粉剂。全部供试制剂是从武汉市新洲区汪集镇不同渔药销售点随机采购到的。在这些供试制剂中,包括由湖北省某公司生产的“Ⅰ号片剂”(单颗粒均重:1.38g,未标注主成分含量)、由湖北省某公司生产的“Ⅱ号片剂”(单颗粒均重:1.28g,含量:20.0%)、由重庆市某公司生产的“Ⅲ号片剂”(单颗粒均重:0.95g,未标注主成分含量)、由江苏省某公司生产“Ⅳ号片剂”(单颗粒均重:0.86g,未标注主成分含量)、由广东省某公司生产的“Ⅴ号片剂”(单颗粒均重:0.68g,含量:20.0%)、湖北省某公司生产的“Ⅵ号颗粒剂”(未标注主成分含量)、上海市某公司生产的“VII号粉剂”(含量:50.0%)。北京市某公司生产的“Ⅷ号片剂”(单颗粒均重:1.05g,未标注主成分含量)、内蒙古某公司生产的“Ⅸ号片剂”(单颗粒均重:0.86g,未标注主成分含量)和湖南省某公司生产的“Ⅹ号片剂”(单颗粒均重:1.25g,未标注主成分含量)。
1.2养殖池底污泥、池水来源与试验基础条件
用于本次试验的养殖池塘池底污泥取自武汉市新洲区汪集镇鱼苗孵化场养殖池塘。养殖池塘池底污泥、池水被带回实验室后,将养殖池塘池底污泥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准确称量40.0g污泥置放于每个容量为500.0mL的玻璃烧杯中(图1)并量取400.0mL养殖池水加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