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养殖鱼类,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危害的生物。在鱼类养殖中,敌害的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的敌害有藻类、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昆虫和其他动物等。
藻类
为害的有蓝藻、绿藻和金藻。常见的蓝藻为微囊藻(Microcystis),主要有铜绿微囊藻(M.ae-ruginosa)和水花微囊藻(M.flosaquae)。藻体胶质膜,鱼吃了不易消化。藻体死亡后分解产生烃胺(NH2OH和硫化氢等有毒物质,能使鱼中毒死亡。水温28~30℃和pH值8~9.5,微囊藻大量繁殖时,水面常出现一层草绿色的水华,俗称湖淀。用0.7毫克/升硫酸铜全池遍洒,可杀死。
常见的绿藻为水绵(Spirogyra)、双星藻(Zygne-ma)、转板藻(Mougeotia)以及水网藻(Hydrodictyon reticulatum),在池塘里大量繁殖时,会形成团絮状和网眼状的藻群,幼鱼误入,即被缠住,以致死亡。与此同时,池中养料消耗殆尽,水变清瘦,会影响鱼的生长,造成鱼苗及早期夏花鱼种的死亡。用生石灰清塘可预防。用0.7毫克/升硫酸铜遍洒,可杀死。
已知的有害金藻为三毛金藻(Prymnesium)。此藻喜欢生长在盐度3‰~5‰以上和氯化物含量2000毫克/升以上的水体中。中国自70年代以来,先后在辽宁、内蒙古、宁夏、陕西、河北、天津、浙江和广东等地发现三毛金藻能分泌溶血素和鱼毒素。当它在水中的密度超过3000万个/升时,水呈浓黄褐色,能使鱼中毒大量死亡。所有饲养鱼类都会受害,但以鲢、鳙最为敏感。
鱼中毒后向池的四隅集中,中毒严重时,几乎所有的鱼聚集于池岸边附近水面。一般头向
在中国发现的三毛金藻有两种:舞三毛金藻(P.saltana)和小三毛金藻(P.parvum)。也有认为两者是同物异名。
用5毫克/升硫酸铵,每星期施放1次;或每星期用1~1.5千克尿素和2~3千克过磷酸钙促进其他浮游生物繁生,能起到抑制三毛金藻繁殖的作用。中毒的鱼池可换池或灌注清水,以减轻病情的发展。
软体动物
蚌、螺类的大量繁殖,会与饲养的鱼苗、鱼种争夺食料、营养,并大量消耗溶氧,对幼鱼生长不利。螺、蚌类还是鱼的某些蠕虫病的传播者。如蚌的钩介幼虫(见图)在繁殖季节(6~7月)常附在鱼的体表及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