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糖醋菊花鱼 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黄颡鱼链球菌病:具有慢性发病慢性死亡的规律

2024-06-03 16:59:57 来源: 作者:

持续的高温闷热天气,水温上升速度快,加上高频率的白撞雨,高水温及长期存在的存塘密度大、亚缺氧、投喂过量、加料速度快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杂交黄颡鱼链球菌病也随之而来,且多数存在爱德华氏菌混合感染链球菌现象。

发病鱼症状为体表、鳍条呈血泡状充血,长期呈慢性发病慢性死亡的规律,此时如果无节制地投喂,加上长期的亚缺氧状态,会加重链球菌感染病情。

随着水温的持续升高,白撞雨频繁、水质突变,得病的黄颡鱼可随时由慢性发病转为急性发病,出现打转、“吊颈”、抽筋、“飙水”等急性神经性症状,仔细观察会发现病鱼外观有同样的症状:

1.鱼眼有血丝、充血,有些鱼的眼睛蒙上一层白雾状物质,也有瞎眼、白内障等症状;

2.鱼下颌、背鳍前方皮肤和胸鳍基部有溃疡、红肿,并附有出血现象;

3.大量黄颡鱼黏液增多。

解剖观察,发现主要有以下异状:

1.胃肿胀却无食物充塞,但充满池水和少量气泡,胃外膜有点状出血,同时布满血丝;

2.肠红肿,内膜出血,外膜有点状出血;

3.肝脏也出现脂肪肝现象。

此时发病速度急且死亡率高,一旦急性发病,死亡率高,死亡高峰期维持时间长,鱼食欲差,难以内服治疗,这无疑增加了有效处理该病的难度。

黄颡鱼烂身爆头病高发,来得早、发病快,防病从“底”入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