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糖醋菊花鱼 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消毒就是杀菌?不懂消毒,莫谈养殖!

2024-06-03 16:58:25 来源:腾氏水产 作者:

很多人看了题目估计就会有想法:作者在胡扯吧,消毒消毒,消来消去水都坏了,好的菌也给消灭了,整个生态系统都给破坏了,怎么养?

有的养殖户还要讲:我养殖从来不用消毒产品,我一样养得成!甚至有情怀的养殖户会说,我们要搞生态养殖,要搞健康养殖,少用这些化学消毒的东西。


近20年来,有很多新的养殖技术与养殖理念不断出现,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很多的养殖户对消毒是谈虎色变,敢定期使用消毒产品的养殖户是少之又少!难道消毒真的是伪科学,用了消毒产品真的对水产养殖环境破坏大于建设?


不过近几年,水产养殖疾病出现的越发频繁和猛烈,有的甚至无解,比如湖北龙虾的五月瘟,几乎是年年出现,为什么我们还是搞不定?这肯定需要我们重新疏理一些养殖技术理念,只有理念之路畅通,实践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出路。


作者曾在2016年发表过一篇文章,主要谈的是换个角度看水产消毒。但近几年下来,感觉当初的观点与论证还是有点薄弱。更关键的是,这几年水产养殖的疾病越发的呈现多发、暴发两个特征,这就需要我们要打破一些传统的思维理念,建立一套更强力、更有效的预防机制。而在这套机制里,作者认为消毒应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每一个水产养殖户都应该了解消毒的原理及操作流程,也应该要熟悉一些产品使用的方法和使用搭配。尤其是追求高密度的养殖户,如果连消毒都不懂,那就是彻底的拿钱在开玩笑!连消毒都不懂的水产养殖户,就是穿着单衣在雪地里行走,以为很潇洒很帅,但如果雪大了或者走的时间长了,地上就会多一个雪人出来了。


不过我需要在这里澄清一下,本篇文章特别强调了消毒的重要性,但并不是说水产养殖只依靠消毒就可以成功,养殖成功是多个因素的综合结果,但现在消毒确实已经成了大多数养殖户技术的短板。


我们下面就从几个方面逐一分析,看看你对消毒的认知是否真的正确。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就先跨出水产水行看看其他行业如何对待消毒的。


在畜禽养殖行业中,养猪业是众所周知的。养猪的管理条例是非常科学和细致的,一般来说,一个猪场的管理条例没有个几十页都拿不出手,而在养猪的管理条例中,消毒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


从疫病的角度来看,猪场消毒分为预防疫病消毒,疫病发生期间消毒和疫病终末期消毒制度。


从物理区域上来讲其分为生产区消毒和非生产区消毒,稍微细分一下可分为环境消毒、人员消毒、猪舍消毒、用具消毒、带猪禽消毒、车辆和销售通道消毒、其他消毒,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些消毒制度全是定期的,再强调一次是定期的,隔一段时间一定要做一次的。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水产行业当中一些先进的养殖模式,比如循环水养殖模式,大家知道,这是彻底追逐高产的一种模式,其设备的投入量几十万是小case,上百万也很常见,而在循环水系统中,水体消毒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有哪一家循环水养殖场敢把消毒这一环节去掉的?未经消毒的水哪一个养殖场敢放进水池中去?


大家可以细品一下,所讲的这些“他山之石”是不是真实存在的?


那做为普通的养殖户为什么还坚定的认为消毒不好?甚至坚决不用消毒产品!除非你是非常低的密度,几乎不投饲料,否则你不懂消毒就一路狂奔去养殖,难道钱真的是打水漂得来的?


先进的东西你要不要看?要不要借鉴,还是说在那里自圆其说,自以为是?我们讲的是道理,辨的是科学,消毒真的是一无事处,还是你根本就不太明白?


(二)重视消毒是大势所趋


任何一个想在养殖业持续走下去的养殖户一定要学习好消毒,这是大趋势。为什么是大趋势?因为水产高密度养殖以及水体负荷程度增加是必然的方向,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而高密度养殖以及水体负荷程度的增加必然会带来疾病的多样化、传染速度加快,因此疾病的预防是必然的,而在预防当中,消毒又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先来证明水产高密度养殖以及水体负荷程度增加是必然的。


有两个证明方法,第一个证明方法是从人的赚钱欲望出发,任何一个养殖品种只要能养更高的密度,那养殖户就一定会把这个品种的养殖密度提升到更高,这是必然的,这是由我们赚钱的欲望所推动,是不可阻挡的。


第二个证明方法更直接,就是看数据。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有2008年至2019年海、淡水池塘的产量变化数据,也有相应的海、淡水池塘面积变化数据,据此可以得出每公顷海、淡水池塘的产量变化图,如下图:

消毒就是杀菌?不懂消毒,莫谈养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