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 “主五脏胸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珍珠囊》:“黄柏之用有六:泻膀胱龙火,一也;利小便结,二也;除下焦湿肿,三也;痢疾先见血,四也;脐中痛,五也;补肾不足壮骨髓,六也。”
《本经逢原》:“黄柏,生用降实火,酒制洽阴火上炎,盐制治下焦之火,姜制治中焦痰火,姜汁炒黑治湿热,盐酒炒黑制虚火,阴虚火盛面赤戴阳,附子汁制。”
《得配本草》:“以黄柏补水,以其能清自下泛上之阴火,火清则水得坚凝,不补而补也。”
《本草汇言》:“黄檗,益阴清热,仗此专功,凡阴火攻冲,骨蒸郁热,小腹急疾,用此能抑阴中之火。湿热不清,膝胫疼痛,步履艰难,用此能清湿中之热。”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味苦,寒,无毒。主治五脏肠胃中结气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阳蚀疮。治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久服通神。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味苦,性寒,无毒。入肾、膀胱二经。主泻下焦隐伏之火,安上焦虚哕之虫,除脐下痛,补肾水衰,止血痢,治痈疮,明眼目,利小便,除湿热,疗女子热崩。肉浓鲜黄者佳。
《本草经解》叶天士:气寒,味苦,无毒。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盐水炒)
黄柏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
五脏六腑,心为君主,心属火,结热,火气结也;味苦泄热,主之。黄疸,胃经湿热之症;肠痔,大肠火结之病;泄痢,大肠湿热之证。其主之者,黄柏入肾,肾者胃之关,大肠肾所主也,气寒能清,味苦能燥,故治以上诸症也。
漏下赤白,胎漏下血及赤白带也,一因血热妄行,一因湿热下注;黄柏入肾,寒能清热,苦可燥湿,所以主之。阴阳蚀疮,阴户伤蚀成疮也。诸疮皆属心火,其主之者,苦寒泻火也。
《长沙药解》黄元御:味苦,气寒,入足厥阴肝、足太阴脾经。泻己土之湿热,清乙木之郁蒸,调热利下重,理黄疸腹满。
相关文章
- 袁圣:建立标准化鱼体检查流程---鱼体体表检查流程
- 论文:硫酸铜对梭鲈幼鱼的急性毒性及其对车轮虫的灭杀作用
- 黄颡鱼三例重大病害防控思考
- 广西沿海高密度对虾养殖成功案例分享
- 论钙镁钾在对虾养殖中的关系
- 一根扎蟹绳的故事
- 水产养殖经常使用的五种季铵盐消毒剂
- 水体消毒防病用药称量分配的简捷方法
- 正确使用各种增氧药剂
- 判定七个致鱼死亡原因的分析
- 混养的品种比例和季节搭配的五个原则
- 水产抗菌化学合成类药物:磺胺类药物的药效学
- 神奇的渔网---撒网:平落下去又提起来满是鱼获物的原理
- 论文:高度耐药嗜水气单胞菌的定向诱导及其交叉耐药性分析
- 分清兽用处方药和兽用非处方药
- 给鱼喂药的不同途径与方法
- 云南光唇鱼小瓜虫病的防治试验研究
- 观赏鱼病治疗的经验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