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疫苗,人们已经很熟悉了,许多人儿童时就开始接种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然而,为养殖的鱼类接种疫苗,可以就鲜为人知了。
如今,水产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食物蛋白质来源之一,但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下,鱼病频发,鱼病种类也层出不穷。在鱼病诊治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但其不良影响也日益凸显,如有害病原菌耐药性增强,实践证明鱼类疫苗是抗生素的最佳代替,并在鱼病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同的鱼类接种方式也是不尽相同,选择最优的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鱼类免疫接种方法主要包括注射、浸泡、口服和后肠灌注。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免疫接种方法比较复杂,不同免疫接种方法所需的操作条件、可操作性以及对免疫对象产生的副作用各不相同,同时,不同免疫接种方法的免疫效果差异很大。
1、注射
注射免疫接种最先发生在哺乳动物,共有两种方式,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注射免疫为鱼类最常用的方式,具有注射剂量准确、可控、对环境影响不大等优点,普适于所有鱼类,其更适合实验室做小规模实验或高经济鱼类。但是该方法费时费力,可能会对鱼体造成一定的机械损伤,并且对鱼苗和较小的鱼类不适用,也不适合大规模养殖鱼类的生产免疫。
2、浸泡
浸泡免疫接种是鱼类等水生动物所特有的一种免疫接种方法,是指将免疫对象放到含有一定浓度疫苗的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以达到对鱼体进行免疫的目的。鱼类可以通过鳃、粘膜、皮肤等扩散到外周血、头肾和脾脏等系统免疫组织进而产生系统免疫应答。
其中喷雾法是将一定浓度的疫苗溶液喷淋鱼体以达到免疫目的,是浸泡法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以传统浸泡法为基础,通过超声波作用显著提高进入鱼类肌体的疫苗数量,加强免疫效果,超声法能有效增加生物肌体皮肤和肌肉等组织通透性的原理。
浸泡免疫的优点在于它对鱼体造成机械损伤和应激性刺激均较小,并且便于群体进行免疫,劳动强度小,且免疫过程中耗时短,对鱼体刺激也少,适用于鱼苗和较小的鱼类以及大规模养殖经济鱼类的免疫。但浸泡免疫对鱼体的免疫效应低于注射免疫,并且浸泡的环境对疫苗效果影响较大,以及浸泡的量和时间难以把控,需要的疫苗量也很大,因而成本较高。
![](/d/file/p/2024/06-03/f9cee1fcff18e7030051834290951be2.jpg&thumbnail=750x2147483647&quality=75&type=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