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糖醋菊花鱼 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鱼类急性中毒的肉眼判断

2024-06-03 17:18:12 来源: 作者:

鱼类死亡可能是由病害、缺氧、毒藻、污染中毒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而污染中毒是最常见的致死原因。介绍几种常见污染中毒的肉眼判断方法供养殖户参考。

重金属污染中毒。鱼类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腮部呈灰白色,并分泌大量黏液,形成絮状沉淀物,使鱼鳃阻塞,引起呼吸障碍。发生铅中毒的鱼类,体色明显呈黑色;铜中毒的则体色呈灰白色,腮丝呈浅绿色。

除草剂污染中毒。除草剂有触杀作用,对鱼类低毒,但浓度高时,仍会引起鱼类急性中毒死亡。由于除草剂对藻类有杀伤作用,被污染的池塘水体容易缺氧,死鱼现象会在一天内的任何时间发生,水体透明度大大增加,水中浮游植物基本消失。

五氯酚钠污染中毒。五氯酚钠是最常见的一种有机氯化合物,主要用做灭蚴药物。受五氯酚钠毒害的鱼类急剧游动,无目的地上蹿下跳、横冲直撞,中毒鱼类在死亡前有钻入草丛、紧靠岸边的习惯。一般情况下,野杂鱼先死,然后花鲢、白鲢、草鱼、鲤鱼、鲫鱼等鱼类相继死亡,鱼死后体色变黑。慢性中毒的鱼类鳍条变黑、眼球突出。

菊酯类农药中毒。菊酯类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性,但它对鱼类来说,仍属于高毒农药且杀伤力大。鱼类中毒后烦躁不安,鳃盖张开,从鱼翻白至死亡挣扎时间,可长达 12 小时。鱼死亡后眼球突出,眼底有出血点,腹腔有积水,腮部颜色灰白。

缺氧泛池中毒。一般发生在每年的 6~9 月,有时在 5 月份也会发生。在高密度养殖、水质比较肥沃、腐殖质沉淀太多、投喂施肥过量或生活污水多的养殖水体,容易出现缺氧泛池中毒现象。

主要表现为全池分散性地出现鱼浮头,鱼嘴一张一合,直接从空气中吸取氧气。严重时在池塘浅水处浮头的鳊、草鱼慢慢地肚皮往上翻,又挣扎着保持平衡。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