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
一、本草摘要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名医别录》:“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去痰下气。”
《珍珠囊》:“益脾胃,散风寒。”
《本草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
《本草备要》:“辛温。行阳分而祛寒发表,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下食。治伤寒头痛,伤风鼻塞,辛能入肺,通气散寒。咳逆呕哕,有声有物为呕,有声无物为哕,有物无声为吐,其证或因寒、因热、因食、因痰,气逆上冲而然。生姜能散逆气,呕家圣药。”
《本草从新》:行阳分而祛寒发表,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下食。”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味辛,温、大热,无毒。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生者尤良。
(叶天士:旧附干姜下,《纲目》始分出另列。)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味辛,性温,无毒,入肺、心、脾、胃四经。主通神明,去秽恶,散风寒,止呕吐,除泄泻,散郁结,畅脾胃,疗痰嗽,制半夏,和百药。要热去皮,要冷留皮。
生姜辛入肺,肺得所胜,则气通宣畅,主宰精灵,故能通神明,神明通则一身之气皆为我使,而亦胜矣。一身之气胜,则中焦之元气定,而脾胃出纳之令行,邪气不能容矣,故能去秽恶。
《本草经解》叶天士:气微温,味辛,无毒。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生姜气微温,禀天初春之木气,入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
臭气,阴浊之气也;久服辛温益阳,阳能去阴,所以去臭气也。神者阳之灵也,明者阳之光也。辛温为阳,久服阳胜,所以通神明也。
《长沙药解》黄元御: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手太阴肺经。降逆止呕,泻满开郁,入肺胃而驱浊,走肝脾而行滞,荡胸中之瘀满,排胃里之壅遏,善通鼻塞,最止腹痛,调和脏腑,宣达营卫,行经之要品,发表之良药。
相关文章
- 说一说刺鲃(军鱼)
- 鱼塘增氧泵为什么间歇性地打水花以及鱼塘增氧泵对养殖虾的作用性
- 长江中游不同江段四大家鱼幼鱼孵化日期和早期生长的比较研究
- 小龙虾养殖的补钙常识
- 黄颡鱼三例重大病害防控思考
- 对虾“上罾期”护理:重视“上罾关”,才能“转好肝”!
- 连续阴雨天鱼易患车轮虫病
- 草鱼出血病的生态防治方法
- 远古遗存下来的捕鱼方法:鸬鹚捕鱼
- 测算池塘的用药量
- 了解鱼类的饮食习惯
- 鱼病防治施药技术要点
- 怎样拉 “热水鱼”?
- 小龙虾养殖无法回避的生石灰,你到底了解多少!
- 复合过硫酸氢钾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人工色素给鱼上色?!
- 保证鱼塘溶氧充足稳定:想让鱼吃得好,长得快,溶氧是关键
- 新纪录物种!安徽黄山发现“黄山马蹄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