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糖醋菊花鱼 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水霉病的通行治疗方法

2024-06-03 16:34:26 来源: 作者:

水霉病又叫肤霉病、白毛病。原因在于鱼体的损伤,鳞片脱落,水霉菌入侵,在鱼伤处长满白色或灰白色水霉菌丝,象旧的棉絮状,病鱼焦燥不安,运动迟缓失常,食欲不振而陆续死亡。在显微镜上观察可见白色水霉菌丝,影响鱼的进食而引起死亡。


症状:

当鱼体皮肤受损伤后,内菌丝附在鱼体的损伤处,吸取鱼类营养,并进行有性繁殖,使病灶迅速扩大,生长出鱼体之外,形成白色的棉花丝状物,由于水霉菌能分泌大量的粘液,使病鱼烦躁不安,最后游动缓慢,食欲减退,鱼体瘦弱而死。


在水温为13℃~18℃时,水霉菌繁殖最强,并随着水温升高而繁殖力减弱;当水温超过30℃时,水霉菌以胞子形式存在于水体或土壤中,不危害鱼类,待水温适宜时水霉菌开始繁殖,继而危害鱼类。


治疗方法:

1、亩米水鱼塘用1.5斤五倍子煎汁,加水全池泼洒

2、万分之四的小苏打和万分之四的食盐混合浸洗病鱼,时间浸长一点;

3、用10克/升的食盐水加数滴醋浸洗疾病鱼5分钟。

4高锰酸钾10~15毫克/升长时间、反复药浴。

5经长途运输的鱼种放养前和放养后,及时2%~3%食盐水或消毒剂进行消毒。

6用含碘消毒剂浸泡,如浓度为20mg/L聚维酮碘溶液,或2mg/L的高锰酸钾混合1%的盐水浸泡病鱼20~30分钟

7市面上常见其它的专门防治水霉病的渔药种类,比如:水霉净、水杨酸、硫醚沙星、纳米银,等。


水霉病多在鱼塘捕捞时受伤引起,因此要小心防止鱼类受伤是最关键的一环,如果受伤严重,用药救治一般无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