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病毒(herpesviruses)是一群中等大小的双股DNA病毒,约有100种以上成员。根据其理化性质,又将其分为α、β、γ和未分类疱疹病毒等4个亚科。α疱疹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增殖速度快,引起细胞病变。β疱疹病毒(如巨细胞病毒),生长周期长,感染细胞形成巨细胞。γ疱疹病毒(如EB病毒),所感染的靶细胞是淋巴样细胞,可引起淋巴的增生。疱疹病毒感染的宿主范围广泛,可感染人类及其他脊椎动物。
在温水性养殖鱼类中,淡水养殖鱼类常见的疱疹病毒病主要有3种,危害对象是鲤(Cyprinus carpio)和鲫(Carassius auratus)。本文内容是对3种疱疹病毒引起的养殖鲤、鲫病毒性疾病,简单地介绍其病原、病症、病变及其主要预防措施。
1.鲤痘疮病(Carp pox)
鲤痘疮病在我国不少水产养殖地区的养殖鲤中均有较高比例的发生,譬如在辽宁省水产养殖业比较发达的辽中、新民等地,饲养的越冬鲤中,鲤痘疮病的发生比例就比较大。
1.1病原
鲤痘疮病是由鲤科疱疹病毒Ⅰ型(Cyprinid herpesvirusⅠ,CyHV-Ⅰ)引起的一种疾病。这种病毒也被称为鲤痘疱疹病毒(Carp pox herpesvirus)或称为上皮癌疱疹病毒(Herpesvirus epithelioma)。
1.2病症与病变
由CyHV-Ⅰ引起的鲤痘疮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病。在发病初期鱼体出现薄而透明光滑的灰白色小斑状增生物,并覆盖一层很薄的白色黏液(图1);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点逐渐 扩大、增厚,数目逐渐增加,互连成片(图2); 形成表面平滑、呈乳白色、奶油色至棕色(随病灶处的色素而不同)在血管处则呈粉红色的“石蜡样或玻璃样”的痘疮增生物。 这些增生物与鱼体的体表结合比较牢固,用小刀可以将其刮下。 增生物为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乳头状小突起,是不分层的。
![](/d/file/p/2024/06-03/ba4b9f1324316a68e1e4cce79567061e.png&thumbnail=750x2147483647&quality=75&type=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