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糖醋菊花鱼 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2024-06-03 17:05:35 来源: 作者:

病原: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又称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Viral encephalopathy and Retinopathy,VER)罗达病毒科(Nodaviridac),罗达病毒(Nodavirus)。病毒粒子球形,二十面体,无囊膜,直径25~34nm,类晶格状或单个或成团状排列在细胞质内。与黄带鱼参神经坏死病毒(SJNNV)有相关性。

症状和病理变化: 

主要病症为病鱼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异常。病鱼不摄食,腹部朝上,在水面作水平旋转或上下翻转,呈痉挛状。解剖病鱼,鳔明显膨胀;中枢神经组织空泡变性,通常在视网膜中心层出现空泡。在尖吻鲈和棕点石斑鱼的神经组织切片和庸鲽内皮中有细胞质包涵体,多数种类的鱼都会出现神经性坏死。小鱼苗损伤更严重;较大的鱼的损伤主要出现在视网膜上。

诊断方法: 

初诊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脑、脊索或视网膜出现空泡,但有的鱼只在神经纤维网中出现少量空泡。进一步诊断,取可疑患鱼的脑、脊髓或视网膜等做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到神经组织坏死并有空泡。通过电镜,可在感染的脑和视网膜中观察到病毒粒子,有时可观察到约5um大小的胞浆内包涵体。用一种条纹蛇头鱼的细胞系(SSN-1)或用一种石斑鱼细胞系GF-1培养分离罗达病毒,并进一步利用VNN抗血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AT)及ELISA检测病毒。利用分子生物学逆转录PCR(RT-PCR)方法增殖病毒的衣壳蛋白基因,检测病毒核酸。

预防措施: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