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糖醋菊花鱼 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中国科学家确认发现小鲵新物种“吉林爪鲵”

2024-06-03 15:32:59 来源: 作者:

中国科学家在2013确认在吉林省发现的一种小鲵为新物种,并命名为吉林爪鲵。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几年前联合开展小鲵物种研究与调查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奇异的小鲵,经过实验室遗传学分子实验,确认为小鲵新物种。

吉林爪鲵身材修长,皮肤光滑,背部通常呈现黑、黄相间的大理石花纹,细长的头部带有圆角的口鼻部,两只大而突出的眼睛,四肢粗壮,具有黑色的角质爪手指和脚趾,长长的尾巴,尾部的肋骨上存在众多尾椎骨,没有肺。

据了解,吉林爪鲵发现于吉林省南部鸭绿江流域的临江市和集安市,是一种古老罕见的物种。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1988年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将爪鲵列为“濒危级”保护物种。它与其他小鲵科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指(趾)端具有黑色的角质爪,也没有其他小鲵科动物所具有的呼吸器官——肺,这在两栖动物中是不多见的。

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处处长李成说:“最初发现吉林爪鲵样本是在2007年,经过多年的研究及基因链对比,不同于俄罗斯、辽宁等其他爪鲵物种,最终确定其为一个新物种,并被科学家命名为吉林爪鲵。”

据介绍,吉林爪鲵生活在海拔300米左右的长白山区落叶阔叶混交林中的潮湿、阴凉的小山间溪流区域内,栖息地都有一层厚厚的鹅卵石河床及苔藓覆盖的岩石,便于其藏身与栖息,同域分布的物种有东北小鲵、东北林蛙、东方铃蟾、蟾蜍等两栖类动物。

“爪鲵的生活环境非常特殊,栖息地必须是深山流动的溪流中,因此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这种特定环境的栖息地的保护尤其重要。”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两栖爬行类多样性与进化学科组研究员车静说。

科学家认为,这一濒危新物种的发现,提高了人类对爪鲵属物种多样性的认知,有助于人类了解爪鲵物种在亚洲的分布和分化情况,更有助于研究相关物种的演化历程,其科研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