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糖醋菊花鱼 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理性认识:野生黑斑蛙与养殖黑斑蛙

2024-06-03 15:22:25 来源: 作者: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很多人通过网络发表了关于“野生”动物的看法,褒贬不一。而我作为一个从业5年的专业黑斑蛙养殖人员,只想理性的谈一谈关于黑斑蛙的那些事。

黑斑蛙俗名青蛙、田鸡等,各地叫法不一,成年黑斑蛙背部青色、绿色、棕色等夹有黑斑,腹部白色无黑斑,成年黑斑蛙体长8厘米左右,体重30-100g。我相信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在稻田里定然见过。从野生动物种群保护、维护生态平衡、食物链等角度讲,青蛙在水稻田可捕食害虫、降低虫害,为农民创收,是自然界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所以野生青蛙从始至终是绝对禁止食用的。但随着人工繁育利用青蛙产业的出现,食用青蛙正逐渐像鱼类等水产一样进入到民众的餐桌上。

这里我要特别讲述黑斑蛙人工养殖产业,何为黑斑蛙的人工驯化?它的驯化过程是怎样的呢?其实黑斑蛙人工驯养已有十多年的历程,但真正驯化成功还是要从青蛙可以食用静态饲料说起,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青蛙由于眼球的构造,只对动态的物体敏感,只采用活体食物或者动的食物,那怎么就能看见静止不动的饲料呢?在我们进行驯化的时候,我们把饲料撒到投食区时,青蛙会陆续跳到食台区,青蛙在上面一动,它们身体就会带动接触的饲料,这样静止的饲料就动起来了,这时青蛙就开始采食动的饲料(刚开始可能是出于条件反射),采食的过程中由于舌头的动作又会带动饲料,就这样周而复始,像链式反应一样,那么接着问题又来了,青蛙不是吃昆虫、蚯蚓之类的活食吗?怎么会吃饲料?我第一年养殖青蛙时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有跟我的大学老师请教过,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目前比较合理的逻辑是:追溯到第一代能吃饲料的青蛙,也就是在湖南第一批驯养成功的青蛙,其实是做了一个筛选的工作,把能够食用饲料的青蛙筛选了出来,那些不能食用饲料的青蛙淘汰,那么这些活下来的青蛙,它们的后代具备了进食饲料的能力,几年筛选下来,每年留下的种蛙,他们的后代基本都具备了进食饲料的能力,目前已经到了第七代左右,所以现在养殖青蛙就像养鸡一样,只要把饲料撒下去它们就会上去采食。目前,我们所养殖的青蛙从蝌蚪期到青蛙期全程人工配合饲料。这也是目前,全国国内蛙类物种唯一一个从孵化到成蛙上市,只需要通过饲喂人工配合饲料的品种。

如何理性认识野生黑斑蛙与养殖黑斑蛙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