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稻共作模式与技术讲座
陶忠虎
(国家虾蟹体系潜江综合试验站,湖北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湖北 潜江)
小 龙 虾 学 名 克 氏 原 螯 虾 ( Procambarusclarkii ),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蝲蛄科、原螯虾属,原产于北美洲,现广泛分布于世界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小龙虾的生命力顽强,对水环境要求不严,却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农药和渔药反应非常敏感。小龙虾昼伏夜出,几乎什么都吃,喜欢集群到流水处活动和打洞穴居,和河蟹一样蜕壳生长,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生存和繁衍。小龙虾全身都是宝,虾肉细嫩、风味独特,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虾壳含有丰富的甲壳素,其加工制品广泛应用于医药、环保、食品、保健、农业、饲料及科学研究等领域。现如今,小龙虾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型水生动物,并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品。
在养殖生产方面,近年来随着虾稻共作模式的横空出世,各级政府以此作为乡村振兴和产业扶贫的有效抓手,通过规范性引导、加大科研投入和扶持力度,有效促进小龙虾养殖面积快速增长。据统计,2018 年全国小龙虾养殖总面积达1680万亩、总产量达163.87万吨,小龙虾养殖面积同比增幅达40%,其中虾稻共作模式面积占比达75.1%。
在加工流通方面,小龙虾加工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等地。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加工厂加工量 近 32 万 吨 , 产 值 186.89 亿 元 , 同 比 增 加60.57%。随着国内小龙虾消费市场的扩大,小龙虾加工产品种类从传统的整肢虾、虾尾、虾仁拓展至麻辣、十三香、蒜蓉、油焖等各种预制调味小龙虾。近年来小龙虾国际市场需求也逐年上升,然而受国际贸易环境和国内不断扩大的消费市场影响,大部分小龙虾加工企业将精力转向利润更好的国内消费市场。在全国小龙虾主产区,专业的小龙虾交易市场逐步完善,多地已建设或规划建设专门的小龙虾交易中心;电子商务和小龙虾冷链物流体系成长迅速,基本可实现网上下单、24小时内鲜活送达全国各地,有效保障了小龙虾运输成活率和品质。
在市场消费方面,小龙虾是季节性消费产品,不同规格、不同时间段价格不一样。2019年小龙虾供应较为充足,上市高峰期市场价格与2018年同期相比较低,后期市场价格也逐渐回归理性。值得指出的是2019年大规格小龙虾价格依旧喜人,最高超过120元/千克,最低也在40元/千克以上。由于小龙虾烹饪技术的不断创新,近年来国内消费市场持续扩大,小龙虾餐饮消费从传统的夜宵大排档逐步向中高端餐饮品牌方向拓展,北京、武汉、南京、合肥、深圳等城市年消费量均在万吨以上,不少城市还设立小龙虾美食街和龙虾城。据统计,以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2726亿元,占小龙虾产业总产值的73.9%,在小龙虾产业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可以说,小龙虾是一个靠“吃货”带动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