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胸蛙工厂化养殖技术
肖九兰
棘 胸 蛙 俗 称 石 蛙 、 石 鸡 、 石鳞、石蛤蟆、岩蛙等,生活在深山密林、山涧小溪中,成蛙体重一般在200g~400g。福建是棘胸蛙的主要产区,全省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发展棘胸蛙养殖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近年来,在科技人员和养殖主体的不懈努力下,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日趋成熟,一些养殖场在棘胸蛙驯养繁殖技术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了较为稳定的繁殖种群,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
一、养殖场地的选择与建造
(一)养殖场地选择
养殖成功与否,场址的选择和布局是一项重要工作。养殖应选择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温不超过28℃的水源为宜,山泉水最佳,冬暖夏凉。养殖场应环境幽静、远离人居;交通便利,电力、通讯畅通,便于生产、生活和管理;四周洪水不淹、旱天不干、通风凉爽,选择半山区地带最佳,自然植被好,有一定自然落差,进排水方便,且有利于越冬和度夏。
养殖场地的布局要合理,不仅便于日常管理,蛙情观察,更有利于预防蛙病和控制疾病蔓延。一是管理区、养殖区、隔离区三区分开,防止病虫传播和交叉感染。二是排洪沟要尽可能直和大,山洪来临能迅速排水,防止造成破坏。三是蓄水池和养殖池要有4m~5m的自然落差,便于日常养殖池的清洗;蓄水池蓄水量要达到全场用水量的两倍以上,蓄水量越多越有利于养殖水质的调控。四是种蛙池、产卵池、孵化池要远离管理房,避免人为因素带来干扰,造成孵化率降低。
成蛙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