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糖醋菊花鱼 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我国对医学蛭类及其天然水蛭素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2024-06-03 15:17:06 来源:《生物毒素开发与利用》第9章 医学蛭类与水蛭素 (2007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作者:

近年来,我国各相关部门对医学蛭类及其天然水蛭素的开发与应用开始重视,做了不少的工作。根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统计,从1994年至2002年底全国各科技期刊发表了与水蛭医药应用有关的文章多达1000篇以上,然而明确注明以吸哺乳动物血液的医学蛭类为对象并指明蛭类种名的文章不多,其中大多数文章以及中药市场销售的水蛭中成药实际上用的是不吸哺乳动物血液,只取食螺类体液的宽体金线蛭做原料的。由于宽体金线蛭不含医学蛭类体内含有的水蛭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其体内所含有的成分及其作用机理都没有搞清楚,因此笔者未将这部分文章和水蛭中成药产品包括在本章的内容中。以下介绍一些应用效果明显和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例子。

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通过药理、药效、毒性和临床试验,研制并经国家医药局批准的医学蛭类国家级新药 – 脉血康胶囊(肠溶),系用日本医蛭经冷冻、匀浆、干燥、研磨和钴60照射灭菌等步骤制成。该药富含水蛭素、透明质酸酶、血管扩张剂、纤维蛋白酶抑制剂、抗血栓素等成分,具有极强的活血化瘀、破血散结作用。通过对日本医蛭唾液腺分泌物提取液及整体匀浆液的生化和药理实验表明它们均有较强的抗凝血酶活性,对家兔血浆的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有显著延长作用,具有较强的纤溶活性,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加强活性呈量效关系。能有效地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黏附,明显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降低血清胆固醇TC及血清甘油三酯TG,对微循环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通过安全性动物实验证明日本医蛭无毒无副作用,对肝、肾无损害。临床试验治疗脑中风有效率达86%,是用于治疗与血栓形成有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制剂。可用于治疗脑血栓、颅内血肿、缺血性中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症、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和胸闷等。此药已在重庆多泰药业有限公司万盛制药厂投产并上市销售。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由笔者负责的医学蛭类应用研究课题组于1987年8月至10月与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彭建强等医生合作,开展了将医蛭吸血法用于治疗断指再植术后瘀血的研究。这是我国首次应用饥饿的吸血种日本医蛭对五例经过高难度末节显微外科再植手术的断指进行的治疗处理,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使原来没有把握接活的断指都存活了下来。通常断指再植手术之后,静脉血管回流往往发生障碍,从而减少了动脉血液的供应,引起组织的坏死。外科医生曾尝试过用各种机械和化学的方法来预防组织坏死都没有成功,然而利用饥饿的吸血水蛭却可以清除闭塞组织中淤积的血液,使静脉血管变得通畅,防止了坏死发生,从而为毛细血管长入组织赢得了时间,这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其细菌感染的危险性也极小,可以说比机械和化学的方法都要安全、经济和简便。第一例断指病人系被汽车发电机切断左手食指和中指后13个小时做的显微外科再植手术,食指仅接通动脉而没有找到静脉;第二例断指病人系冲床夹断右手食指后4个半小时做的显微外科再植手术,食指仅接通动脉而没有找到静脉;第三例断指病人系右手5指和左手3指被切纸机切断后4个小时做的显微外科再植手术,其中右手中指没有找到静脉,环指虽然吻合了静脉,但回流不通畅。所有的断指显微外科再植手术之后,立即用经100毫升生理盐水加4万单位庆大霉素浸泡15分钟的饥饿日本医蛭对以上再植的断指进行吸血治疗,每日2 – 3次。吸血治疗之前先在再植的断指末端切一小口,并用生理盐水搽洗伤口,然后用2 – 4条处理好的日本医蛭在切口上吸血。在治疗期间,同时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给病人注射,以提高抗感染能力。五例再植断指病人的断指经过4 – 5天的吸血治之后,继续注射以上抗生素15 – 30天,肿胀渐渐消失,青紫或发白的断指逐渐变得红润,血液循环也恢复正常。再植的断指生长良好,均未出现细菌感染(见照片图9-8)。这项工作的成功也为在我国开展耳朵、鼻子、脚趾、皮瓣静脉瘀血和脉管炎等显微外科手术,使用医蛭吸血法治疗术后瘀血提供了方法和经验。1985年一个5岁的美国男孩和他被狗咬掉了的耳朵一起被急送到波士顿儿童医院进行再植手术。因为耳朵的血管非常细,几乎肉眼都难以看清,极易产生药物难以奏效的并发症,通常很难再植成功。经过12 小时的再植手术才将断了的静脉和动脉接了起来,血液开始在接上的血管里流动了。但是,由于在静脉里形成的血块阻碍了血液流回心脏,手术后3天再植的耳朵就因为血管充血而呈现紫黑色,尽管使用了肝素和小切口放血,情况仍然危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医生从英国水蛭生物药物公司得到一批处于饥饿状态下的医用水蛭并被空运至美国波士顿。经过一星期使用医蛭吸血法治疗术后瘀血,共用去24条医用水蛭,男孩再植缝合的耳朵重新竖了起来并显示出了血气,血液循环恢复了正常,两周后男孩出了医院,这真是一个医疗的奇迹。

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彭建强、陈振光等(1988)在湖北医学院学报第9卷第4期上报道了医蛭吸血法用于用于处理皮瓣静脉淤血的实验研究,他们在大白鼠下腹部岛状皮瓣上制成淤血皮瓣模型,尔后用日本医蛭吸血,取得较好的效果。吸血组皮瓣总存活率为93.9%(46/49),未吸血组仅为14.3%(5/49),小切口放血加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组为25%(8/32)。实验结果表明医蛭吸血法能有效地解除组织静脉淤血,故可将此法用于吻合血管皮瓣移至或者断指再植术后静脉淤血不宜手术探查的病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