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
贺振楠
南美白对虾具有个大、产量高、肉质鲜嫩、体肥壳薄、出肉率不低于65%、生长速度快等优良特性。不仅如此,这种虾还可在盐度为40‰以内的水中生存,且食性杂、耐高温、病死率较低,养殖户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养殖方式。尽管南美白对虾易于养殖,但市场依然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可见其产出率并不高。若要充分满足人们对南美白对虾的需求,养殖户有必要掌握科学的饲养技术。
一、池塘建造
一般来说,池塘需具备无污染、水源足、水质优、土质硬度较高、便于排灌等条件。池塘的水深应超过1.2m,达到 2m 左右即为最佳,面积以 30 亩之内较为合理。池塘必须设置进水口与排水口,且这两处应安装尼龙筛绢网,以避免虾流失或其他野生物种混入。为了顺利排干池水,池底排水口与进水口的高度差应不低于 20cm。另外,池塘的四个角落和中间部位需分别配置水车式增氧机与叶轮式增氧机,其功率(kW)应与池塘的面积(亩)相对应,即两者之比为1:1。以上工作落实到位以后,接下来需要清塘并培养微生物饵料。
1.清塘:无水池塘于冬季经过曝晒之后,开动推土机首先将塘底部淤泥翻出,然后使其得到修整,最后均匀播撒化开的生石灰(用量为100kg/亩)对其进行消毒。
2. 培养微生物饵料:清塘完毕,向塘内注水,使水位为 50-60cm,然后以增强塘底的基础肥力为目的,按照150kg/亩的用量加入经过消毒的发酵鸡粪。另外,为了降低水体中的亚硝酸盐与氨氮含量,放苗前五天应向塘中投入有机植物肥、利生素或氨氮降解剂。
二、虾苗淡化与投放
1.盐度调节 放养虾苗之前再次向塘内注水,使其深度达到50-70 ㎝ ,然后根据需要淡化出池的盐度,放入一定量的原盐或盐卤,经过调节后,池水盐度以3‰左右为宜。
2.虾苗选择与投放 放养前,务必明确亲虾与虾苗的来源,以防投入来自于疫区的虾苗。优质虾苗具有干净透明、活力较强、个头较大(规格为0.8cm左右)等特征。根据池塘的实际状况对虾苗放养量进行选择,若池塘的进排水系统运行良好且增氧机配置到位,较为合理的虾苗放养密度为6-8万尾/亩。若池塘的面积不超过10亩,一般允许适当多放。否则,若池塘的面积较大或养殖条件有限,应控制虾苗放养量。放养时的水温不得低于20℃,且保持±2℃左右的温差,若温差超过该范围,务必在放养前使苗袋在池水中浸泡10至20分钟。另外,放养虾苗之前还需在育苗场做试水试验,或将一只装入虾苗的小网箱投入池水中,若一天后虾苗依然正常,说明池塘消毒的毒性已经消失,具备放养虾苗的条件,否则应将放苗时间向后推迟。
3.暂养管理 在暂养阶段,既要控制池水的温度、水量与溶氧量,也要科学投饵并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虾苗生病。控制温度时,应注意使暂养池保持20℃以上的水温,考虑到晴朗天气大棚内容易出现较高的温度,对此需要进行通风降温,否则将对虾苗成活率产生不良影响。投放饵料时,首先将虾片放入池水中,然后用筛绢对其进行揉洗使浆液漂出,最后再将其均匀地洒向虾苗;刚开始每日投喂四至五次虾片,逐渐改投虾苗专用饵料,专用饵料的投喂量与投喂次数以水质、虾苗的摄入能力等为依据。调节水量时,暂养初期每日需使水位增加 3-5cm,当水位介于 0.8m-1.0m时,按照2-3天/次的频率进行换水,同时确保每次水面上升10-15cm,并定期投入微生物制剂。控制池水的溶氧量时,务必动态观测水质状况,防止池水中出现较多的残饵与废弃物。为了控制虾苗病死率,不仅要科学投喂,而且要投入一定量的护菌营养剂并定期对水体消毒。
4.虾苗投放 暂养期通常为15-25天,当大棚苗成长到2-3cm时,水体的盐度已经被完全淡化,至5月中旬以后室外的水温开始超过25℃,此时即可连通大池与暂养池。需要注意的是,将虾苗放入大池之前,应对暂养池进行抽样检验,若虾苗的成活率不理想,必须及时补充虾苗。如果需要将虾苗投入其它池塘,两池应具有基本相似的水质、水温与溶氧量。通常而言,直放苗的暂养时间为7天左右,暂养期间可逐渐增加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