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四、五月份总是小龙虾死亡的高峰期。从表面上看,引起龙虾死亡的无非就是因为某某疾病或者水质恶化,但细心的朋友有没发现,每波龙虾大面积死亡前总会有一场较大的气温变化。对,请不要忽略温差较大对小龙虾的影响,很可能“它”就是引起龙虾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下文将逐条为大家分析原因。
短时间水温变化较大引起小龙虾“感冒”
龙虾属于节肢动物门,因为无脊,决定了它对外环境突变的抵抗力较弱。水温短时间内变化较大,小龙虾机体为了适应水温的快速变化而产生的应激反应势必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物质,再加上体温随着水温的快速变化,造成机体各酶的活性突然变化而引起机体代谢混乱,在这双重因素影响下,体质较弱的小龙虾很可能就会患上“感冒”。
短时间水温变化较大引起藻类大量死亡
由于不同的藻类适应的温度是不同的,如果水体温度变化较大,某种或某几种藻类很可能因为不适应这种水温的变化而引起大量死亡,死亡之后的藻类残核悬浮于水体,在分解过程中势必会消耗大量的溶氧,造成水体溶氧下降。由于溶氧不足,再加上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有机质(藻类残核),在厌氧分解下势必会产生大量的毒素,同时也为有害细菌的繁殖创造了条件,水体中各项水质指标也随着水体生态系统被破坏而超标。低溶氧、大量的藻毒素、有害细菌、水质指标超标,每一项都严重威胁着小龙虾的健康。
(天气突变后引起的倒藻)
天气突变前后,如果我们没及时预防,势必会造成小龙虾体质下降,水体中有害细菌大量滋生,水体环境恶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我们的小龙虾会幸免于难么?
在这天气变化我们人为无法把控的情况下,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1) 提前关注天气,适当调节水位。
较深水位能缓冲水温的变化,减缓小龙虾应激反应。
(2) 合理控制覆草面积(水草覆盖面积保持在30%-50%之间)。
水草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但水草也不宜过多,建议保持在40%左右的覆草面积。
(3) 坚持内服药饵,提高小龙虾体质和抗应激能力。
(4) 定期肥水调水,均衡藻相,增加水体保温和抗应激能力。
(5) 天气突变前,外泼抗应激药物,提高小龙虾体质和抗应激能力
(6) 天气突变前提前撒好原子氧,稳定池塘溶氧。
(7) 如果池塘因为天气突变,没有及时预防,引起倒藻或小龙虾死亡,请及时致电当地技术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