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切除眼柄,产卵率也不受影响?
一位研究人员的试验表明,虾的眼柄切除术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可能适得其反。他已入围今年的目标创新奖。
作为虾孵化场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眼柄切除可以刺激雌性亲虾产下更多的卵。然而,这引发了严重的动物福利问题。博士后研究员Zacarias的研究表明,眼柄切除会繁育出更容易患病的后代。
据全球水产养殖联盟杂志《Global Aquaculture Advocate》近期刊登的一篇文章介绍,研究员Zacarias在洪都拉斯和泰国的南美白对虾孵化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当未进行眼柄切除的幼虾受到早期死亡综合征(EMS)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侵袭时,它们的存活率更高。
这位来自斯特灵大学(University of Stirling)的博士后还认为, 在亲鱼成熟前,若虾农喂投优质而富有营养的饲料,那么无需借助眼柄切除也能达到相近的产卵率。
“由鱿鱼和多毛鱼为主要成分的干燥、新鲜的饲料可以刺激亲鱼更快成熟,从而提高繁殖效果。”他对《Global Aquaculture Advocate》说道,“改变亲鱼的光照条件,再加上高质量的饲料,可以提升效果。”
另一个促成相同产卵率的方法是管理繁殖池中的性别比,并将雄虾与雌虾的比例从1:1提高到1:2。
“我们的研究证明,如果能控制好性别比例,将可以获得与使用眼柄切除术差不多的产卵率。” 研究员Zacarias说道。
尽管这需要孵化场将繁殖池中的雌虾数量增加一倍,但并不一定会使成本翻倍,因为切除眼柄的雌虾死亡率很高。
“如果不切除眼柄,亲鱼的死亡率会降低,这对经济的重要影响也会显现。我们打算今年年底前在泰国对该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他说。
“但是我从孵化场管理人员分享的信息中了解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后只要使用不切除眼柄的亲虾后代,甚至不需要增加雌虾数量也能取得相同的结果。喂投高质量的补充饲料后,虾将自然繁殖。”
眼柄切除经常被反水产养殖和动物权利运动者视为重点福利问题。“欧洲和美国的消费者都要求产品具有高福利,因此,停止眼柄切除术将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可以预期,这项创新将成为未来虾类养殖的健康战略的关键。”
虾噬菌体疗法即将投入商业
印度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噬菌体的产品,以帮助控制虾孵化场的细菌性疾病。
CIBA董事KK Vijayan博士和萨勒姆微生物公司(Salem Microbes)首席执行官Ramesh Kumar Dhanakoti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在细菌疾病对虾苗生产构成重大威胁之际,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ICAR)的半海水水产养殖中心(CIBA) 开发出一种基于噬菌体的预防性抗生素替代品。这些病毒仅杀死特定的致病细菌,并充当控制细菌感染的治疗剂。与抗生素不同,噬菌体疗法没有残留问题,并且具有对宿主细菌特异性的优势,不会损害其他微生物。
“在水产养殖孵化场中,诸如弧菌病等细菌性疾病常常给全球的孵化场经营者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CIBA的新产品将在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中的此类疾病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虾孵化场的疾病防控。” 开发新技术的CIBA首席科学家兼水生动物健康与环境部门负责人SV Alavandi博士说。
“该产品的配方设计使用了来自印度水产养殖系统和沿海生态系统的广谱溶菌性噬菌体,并在现场评估试验中证明了其有效性。”他说。
噬菌体及其裂解酶被用于治疗人类和动物的细菌感染,同时还作为食品保护的生物防治剂,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工具。
在谈到这项技术的创新性时,CIBA主任KK Vijayan博士说,该产品由“噬菌体混合物”组成,可以中和多种致病细菌,并有助于替代抗生素的使用,因为抗生素会留下残留,并产生复合抗药性。
为了推进该产品的商业化,CIBA与萨勒姆微生物公司(Salem Microbes)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Vijayan博士说,产业合作对于在虾类养殖界推广这项技术至关重要。他强调,研究机构和产业参与者之间需要加强合作,以便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新技术,以促进该国咸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萨勒姆微生物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拉梅什·库马尔·达纳科蒂(Ramesh Kumar Dhanakoti)说,他的公司渴望与CIBA合作,扩大噬菌体技术,以造福水产养殖业。该公司专注于微生物的开发,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