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闸蟹,不管是养在河里的、还是湖里的、或是说养在鱼塘之中的,南方的还是北方的,追根究底,从种族上而言是没有太大区别的,都是中华绒螯蟹。阳澄湖大闸蟹一直享有盛名,价格一直被商家炒至非常高。殊不知,阳澄湖大闸蟹每年的产量是固定,很多大闸蟹都是冒牌的。那么,为什么阳澄湖的大闸蟹好吃呢?主要原因是阳澄湖的水质。
因为大闸蟹生活、生长的地点不同,蟹与蟹之间在口感、外观等方面还是有差别的,这个湖的蟹肉饱满一些,那个湖的蟹黄多一些......其中来自阳澄湖的大闸蟹它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在诸多大闸蟹种类脱颖而出,成为人们首选的大闸蟹种类。
阳澄湖大闸蟹能成为远近闻名的“天下第一美味”,主要还是得益于阳澄湖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特性。阳澄湖大闸蟹好吃,其中道理大伙多少都能说出几个:
湖水清澈、水草丰茂、鱼虾富足......
但很少有人知道阳澄湖大闸蟹独特的滋味
还要归功于阳澄湖偏碱性的水质。
蟹肉有点甜
阳澄湖的湖水是偏碱性的,特别是在湖内的大闸蟹主要的养殖区。据有关研究表明,阳澄湖大闸蟹蟹肉有甜味得益于阳澄湖偏碱性的湖水。而正是这入口的丝丝甜味不仅让阳澄湖大闸蟹能够区别于其他的大闸蟹,也征服了许多食客。在我国同类的湖泊中,目前酸碱度与阳澄湖湖水酸碱度相似的湖泊并不多,如此独一无二的阳澄湖称得上是大自然的独特恩赐。
外形更靓
偏碱性的湖水让阳澄湖大闸蟹的外观特征更加明显。湖水呈偏碱性能促使湖底泥土凝结和硬化,所以阳澄湖湖底的泥土大多质地较硬,再加上阳澄湖中生长的十分旺盛的水草,让大闸蟹在湖中活动时常会与它们发生摩擦,最终形成“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显著外观特征。
壳薄肉满黄多
偏碱性湖水成就阳澄湖大闸蟹壳薄、肉满、黄多的特点。大闸蟹的蟹壳是蟹用来保护内部结构的保护罩,但是因为生长的需要,大闸蟹在成熟之前要多次蜕壳重新长壳。阳澄湖偏碱性的水质让大闸蟹蜕壳之后不需要去生长很硬很厚的蟹壳去抵抗酸性水体的腐蚀,所以一般来说阳澄湖大闸蟹的壳都比较薄,蒸熟之后蟹壳轻轻一咬就可以咬断。与此同时,原先用于生长蟹壳的养分可以分出一部分用以生长蟹肉和蟹黄,因此相对来说阳澄湖大闸蟹的蟹肉和蟹黄会更饱满一些。
强壮的体质
偏碱性湖水能加强大闸蟹的体质,让大闸蟹更加健康,不那么容易生病,也就是说在阳澄湖大闸蟹成长过程中是基本没有使用药品的情况的。所以在阳澄湖大闸蟹养殖区的大闸蟹更为健康绿色,食客食用时安全性也更胜一筹。
偏碱性水质的阳澄湖是大自然对人们的独特恩赐,生活在阳澄湖里的大闸蟹更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珍馐美馔,自当是要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