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糖醋菊花鱼 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对虾黄头病的鉴定与检测技术

2024-06-03 15:00:48 来源: 作者:

病原

黄头病由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YHV)导致,黄头病毒属于套式病毒目杆套病毒科头甲病毒属,目前已知有6个基因型,其中YHV为基因1型,腮联病毒(GAV)为基因2型,另外4个基因型(3型~6型),极少或从不引起疾病。

症状

黄头病毒一般影响50天~70天对虾,感染后3~5天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达80%~90%。感染的病虾有一个食量大增然后突然停止的过程,一般在2天~4天出现停食、头胸部发黄和全身发白,肝胰腺变软并由褐色变成黄色。许多濒死下聚集在池塘角落水面,引起对虾的迅速死亡。

流行

黄头病于1990年首次在泰国斑节对虾中发现,随后在中国、中国台湾、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地,我国将其列为二类疫病,OIE将其列为必须申报的疫病。YHV主要是通过水平传播,鸟类也是传播媒介之一。

诊断及检测

临床诊断法: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病例特征作出初步的诊断;

实验室诊断:

① 组织及病理诊断

取濒死虾腮丝或表皮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细胞内球形强嗜碱性细胞质包涵体,适用于对虾活体中的黄头病毒检测,但不适合于非感染性病毒携带样品的诊断。

② 分子检测技术

恒温PCR法:通过靶基因六个独立区域设计的4对引物,利用Bst DNA聚合酶,在63°C恒温条件下,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增核酸片段。该技术简单、经济、快速,适用于对虾各个生活期及其他生物或底泥等样品的黄头病毒情况进行定性检测,也适合病原筛查和疾病确诊。

以恒温PCR为技术平台的恒温荧光检测系统

原位杂交法:用地高辛标记cDNA探针进行,适用于黄头病毒敏感宿主的感染程度及病毒扩增状况的评估和疾病确诊。

③ 免疫检测技术

通过制备特异性抗黄头病病毒抗体,用于检测病毒的方法。免疫印迹试验(WB)、ELISA或免疫荧光等方法鉴定样品是否有黄头病毒感染,从而确诊;

(来源:Dhelix双螺旋基因)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