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糖醋菊花鱼 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娃娃鱼」大鲵发病原因及常见病害与预防方法

2024-06-03 14:57:39 来源: 作者: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隶属脊索动物门(Chordata),两栖纲(Amphibia),有尾目(Urodela),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大鲵属(Andrias),俗称“娃娃鱼”,素有“活化石”之称,具有很高的科研、药用、营养及食用价值,在我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仅限野外种群)。


近年来,随着人工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大鲵病害逐渐增多,导致大鲵宝贵资源的损失,也造成养殖经济的损失,已成为制约大鲵集约化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了解大鲵发病原因和预防方法,对广大养殖户做出正确的分析和防治措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也对大鲵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内因

大鲵个体质量差异是发病的重要内因。大鲵本身具有一定的抗病性,若品种质量差,大鲵自身抵抗病害的能力则低,从而使机体容易被病菌感染。研究表明,在整个养殖周期中,质量差的大鲵生长速度慢、体质差,病害发生概率高,导致死亡率也高。

然而在购置大鲵种苗时,除少数经验较为丰富的人员外,一般人很难判断种苗质量的好坏,又由于大鲵种苗价格较贵,有些养殖户考虑到价格因素,常购置价格相对便宜的种苗。

「娃娃鱼」大鲵发病原因及预防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