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鱼能高效,经济价值高
可供我国养殖的鱼类有几十种之多,养何种鱼才能取得 较高的经济效益。必须因地制宜,科学选择。现从以下几方面养殖深分析
1.根据池塘条件选择鱼的种类
我国不同地区池塘条件有所不同,有的池塘进排水系统 完善,通电通路,如果资金有保证。适宜选择优质、吃食性鱼类 为主。辅以滤食性鱼类。投饲喂养,高投入高产出。这种方法 现已在我国大部分渔业发达地区采用。有的位于山区、丘陵 地带的池塘,雨季水源充沛,旱季水位跌落,特别是兼顾农田 用水.浮游生物变动范围较大,水草较多或消落水面积较大, 不能大量投入,只能适当放些草食性鱼类。有的池塘虽不属过 水塘,也不兼顾农田灌溉。但进排水系统较差,又没有稳定的 水源,往往水质较肥,又不易改善,浮游生物量较大,这种水塘 只适合养些较耐肥水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适当搭配些以 底栖动物为食的鱼类。在采用传统的养鱼方法时,新建池塘水 较瘦,应多放吃食性鱼类;养鱼多年的池塘水较肥,应多放滤 食性鱼类;水草多的池塘应多放草食性鱼类;小野杂鱼多的鱼 塘可多搭配些肉食性鱼类;螺、蛙、蚬子较多的池塘可适当搭 配些青鱼。
2.根据鱼种来源和消费习惯选择鱼类
滤食性的鲢、鳙鱼在全国各地鱼种都很丰富。从养鱼水质 控制角度考虑,在大多数情况下,鲢、鳙鱼是必养鱼类,鲢、鳙 鱼由于养殖成本低.价格较低,是目前大众消费鱼类。随着生 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鱼的消费比例逐渐增大,优质鱼苗来源 就不是那么充足了。一般草鱼、鲂鱼、鲤鱼、鲫鱼鱼种易得。但 由于良种鲤鱼和良种鲫鱼制种复杂.相对来源就困难些。由于 良种鲤鱼和良种鲫鱼养殖产量高、效益大.所以有关水产推广 和良种经营部门,随之也就开始这方面的工作,使良种来源有 了保证并且质量也可靠。更有一些优质价高的鱼类养殖效益 较好。但苗种来源和消费地区有一些局限性。例如鲈鱼、鳜鱼、 鲴鱼、鲶鱼、鲳鱼等,应根据区域性需要酌情发展。
3.根据养鱼技术水平高低选择鱼类
排除以上因素,如果养鱼技术水平高。就应以精养吃食性 鱼类为主。高投入高产出。如果养鱼技术水平低,就应粗放养 殖以滤食性鱼类为主。混养不同层次不同食性的鱼类.投入不 多,产出不高。
4.根据饲料易得性选择鱼类
有些池塘靠近冷冻厂或屠宰场,动物下脚料较多,可选择 养殖革胡子鲶;靠近养猪场。猪粪尿可引入池塘.可选择罗非 鱼、鲢鱼、鳙鱼为主养殖。有些地方可从其他大水面捞取螺蚬 时,选择养殖青鱼。能利用饲料地种植牧草,可选择草鱼、鲂鱼 养殖。
(二)高产高价鱼类品种介绍
1.鲫鱼
鲫鱼属于一种中型鱼类,但由于肉味鲜美,分布广,产量 大,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因此经济意义很大。由于鲫鱼为广布 性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域中的鲫鱼的性状都有一定的变异和 分化。但这些变异和分化了的鲫鱼人工养殖的效益都高于普 通鲫鱼.目前养殖效益较高的鲫鱼主要有以下几种:银鲫(包 括异育银鲫)、彭泽鲫和白鲫等。 (1)银鲫(包括异育银鲫):银鲫( 是鲫的一个亚 种。它与鲫的主要区别是侧线鳞数目多.为29~33,平均 30.4。体较普通鲫高,体长为体高的1.9倍~2.45倍,第一鳃 弓外侧鳃耙为43~53,目前自东北地区(黑龙江水系)移植全 国各地。最大个体约5公斤。 蒋一硅等(1983)根据银鲫的异精雌核发育现象。把黑龙 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银鲫雌亲鱼与兴国红鲤雄鱼人工配种 和异精雌核发育所得子代称为异育银鲫。异育银鲫的生长速 度平均为银鲫的1.35倍,为鲫的2倍~3倍以上,异育银鲫 现俗称高背鲫。
高背鲫侧线鳞平均值在30以上(鲫28~29居多)和体型 较高(高背鲫体高占体长的45%,鲫占40%),高背鲫红血球 长径及核长径分别较鲫的长37.1%和51.1%,肝脏较大(高 背鲫占体重的6.97%,鲫占2.39%),异精雌核发育,其子代 以同样方式繁殖,几乎不发生性状分离现象。 异育银鲫是"异精雌核发育"的子代,为提高受精率和孵 化率,一般采用人工繁殖技术。方正银鲫由于种群变异而分高 背型和低背型,高背型的生长速率比低背型快46.1%,因而 应选择体型高大、生长快(1龄鱼尾重250克以上)、鱼体健壮 无损者为.母体。兴国红鲤要选择1公斤以上。个体健壮的纯系 品种作父体。选好的亲鱼要专池强化培育,切勿与其他底层鱼 类混养,更要严防雄鱼混入雌鱼池中,以防雌亲鱼在繁殖季节 受雄鱼刺激而提前产卵。
水温在18。C~28。C时均可催情产卵。选好性成熟的亲 鱼,用鲤鱼脑垂体作催产剂。对雌鱼注射5毫克~6毫克/公 斤体重,分二次注射;雄鱼的催产剂量减半,一次注射。在水 温20。C~26。C时,效应时间为12小时~15小时。 采用于法授精或湿法授精,流水或静水孵化均可,孵出的 鱼苗培育方法与鲢、鳙鱼等传统养殖鱼类相同,每亩放10万 尾~15万尾鱼苗,经15天培育,即可长成1.7厘米~2.6厘 米,供鱼种池配养或异育银鲫主养池饲养,若作食用鱼鱼池配 养或大湖放养,则需再分池饲养20天~30天,每亩放2万 尾~3万尾。使其达到6厘米~7厘米大规格鱼种后方能放 养。
(2)白鲫:白鲫是一种兼食浮游植物的杂食性鱼类。原产 于日本大阪河内郡,所以又称为日本鲫、大阪鲫或多耙鲫。 白鲫与我国的鲫和银鲫相比,体型较大,高而侧偏,前背 隆起似驼峰,头稍小,尾柄较细长,体色银白。 白鲫的食物种类随个体大小、季节和环境条件不同而有 改变,冬季以食有机碎屑为主,其他季节则主食藻类等浮游生 物和有机碎屑。 白鲫能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适应性强,对温度、 水质变化、低溶氧等都有较强的耐受力,其窒息点为0.159毫 克/升。因其摄食浮游植物,多群栖于水体中、上层,起捕容易。 但皮肤娇嫩,容易脱鳞。 白鲫在各种水体中均能自然繁殖,其产卵期各地迟早不 一。l冬龄以上的鲫鱼即能性成熟,水温20。C以上即可产卵。 其雌雄比例为1 : 1。产粘性卵,可粘附在水草上。产卵适宜水 温为20。C~22。C,受精卵在20。C水中需经5天~7天才能孵 出仔鱼。每天产卵时间多在黎明开始,间歇产卵,持续时间较 长。怀卵量较大,产卵量一般为每尾5万粒~20万粒。 雌雄白鲫的外型鉴别以及产卵、孵化等操作技术与鲤鲫 相同。繁殖时选1冬龄以上的,体重0.5公斤左右的雌鱼和 300克左右的雄鱼,雌雄配比为1。2~3,可保证有较高的受 精率。
(3)彭泽鲫:彭泽鲫原产于江西省彭泽县丁家湖、芳湖和 太湖等天然水域。它以个体大(目前发现最大个体6.5公斤) 著称,亦称彭泽大鲫。彭泽鲫具有繁殖容易、生长快、个体大、 抗逆性强、营养价值高等优良性状。 彭泽鲫背部呈深灰黑色,腹部灰色,鳍条呈青黑色。奇鳍 颜色较偶鳍更深。体型长,为纺锤形。头短小,吻钝。口端位呈 弧形,唇较厚。眼中等大,无须,下颌稍向上斜。从下颌底部至 胸鳍基部呈平缓的弧形,尾柄高大于眼后头长。雄性个体胸鳍 较尖长.末端可达腹鳍基部;雌性个体胸鳍较圆钝,可达腹鳍 基部。腹鳍起点的位置在背鳍起点略前处或两者相对,腹鳍末 端可达肛门,尾鳍中等长,分叉浅。侧线鳞30以上。 彭泽鲫对水温适应范围很广,能终年正常摄食和生长。最 佳生长温度为25。C~30。C.在此温度范围内,彭泽鲫摄食旺 盛,生长速度最快。生长期为4月~11月.其中8月~9月生 长速度最快。
彭泽鲫对不良的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除对水温的适 应范围广外。对水体pH值、水质变化、低溶氧等水体理化因 子亦有很强的忍受力,能在各种水体中生长,尤其适应在底质 肥沃、底栖生物丰富的水体中生长。 彭泽鲫能在涧溪、湖泊中产卵,也可在静水池塘中产卵, 行自然繁殖,亦可人工催产繁殖。雌雄鱼1龄即可达到性成 熟·雄鱼较雌鱼早1个月~2个月。雌雄性比为10:1。 每年3月~7月是彭泽鲫的繁殖季节,4月为繁殖盛期。 在南方,一般3月中旬以后,水温上升到17。C左右时,彭泽鲫 开始产卵繁殖·20。C~24。c时繁殖活动最盛。降雨、微流水和 闷热的气候对繁殖期的彭泽鲫有诱发产卵作用。 彭泽鲫食性十分广泛,能随水体中饵料生物存在的多寡 而有所变化·属杂食性鱼类。鱼苗出膜后2天~3天,以消化 自身的卵黄为营养·之后开始主动摄取食物,种类以次有浮游 动物、浮游植物·继而增食有机碎屑、人工饲料、水生植物碎 片、水生昆虫和摇蚊幼虫等。在人工养殖的池塘中。彭泽鲫可 以豆浆(夏花培育阶段)、麦麸、米糠、豆饼和配合饲料等为主 要食物,兼食各种天然饵料。
彭泽鲫为终年摄食的鱼类,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摄食强 度较大(秋季为最),冬季随水温下降其摄食量也逐渐减少,但 彭泽鲫摄食的临界温度较其他鲤类要略低,11。c以下时,仍 可见摄食强度较高的个体。
在人工养殖水体中,彭泽鲫的生长很大程度上受到鱼种 放养的密度、搭配放养品种、饵料丰欠等因素的影响。在一般 情况下,当年繁殖的彭泽鲫鱼苗,经6个月左右的生长。平均 体长可达19厘米以上,体重可达200克左右。 培育鱼苗可在孵化池中.也可在专门培育池中进行。鱼苗 孵出2天~3天后开始投喂,每亩保持密度15万尾~20万 尾,每日投喂豆浆2次~3次,每亩每天用黄豆3公斤~4公 斤,10天后,适当补充精饲料和追施大粪等有机肥料。为促进 鱼苗生长,在夏花鱼种培育期间要注新水2次~3次·使水深 保持在1米左右,每次注水5厘米~10厘米。经15天培育, 夏花鱼种规格可达2.O厘米~2.6厘米,这时应停喂豆浆·20 天~25天即可长到3.0厘米~3.5厘米,而进入下一个阶段 培育。
鲫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