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在投放鱼苗时,考虑最多的应该就是放养密度的问题,在经济效益和水体环境变化中很难取舍,为了达到效益最大化,池塘中放养鱼苗的量很大,以至于自然生长、食物消耗、分解过程中就无法维持良好的生态平衡。在养殖生产中,通常用生产力来代表水体所能生产鱼、虾等水产品的最大净生产量,而养殖容量则代表水体所能提供的最大毛产量。了解这两个指标后,就可以从水体对某种养殖生物的生产能力和特点,来针对性的指导养殖工作,如放养量的确定,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渔民在池塘投放鲤鱼苗
- 生物絮团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 现代生物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 黄颡鱼涎:黄颡鱼粘液可以病
- 浅谈水产动物健康养殖
- 关于提高水库养殖产量和效益的几点思考
- 由缺氧引起鱼浮头的多种原因
- 运输过程中水质和鱼类生理指标的变化及运输控制策略
- 不同鱼类肌间骨的骨化模式研究
- 如何判断鱼浮头轻重?
- 为什么说鱼在水中也会被"憋死"?
- 鱼体防线——粘液
- 鱼类生长的规律和影响鱼类生长的三个(性别、饵料、密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