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殖系统
本文以养殖草鱼为例。
1.养殖区。在整个养殖区设养殖水槽,总面积控制在池塘养殖系统总水面的3%~5%。水槽材料一般选用砖混结构、钢架拼装结构或不锈钢结构。每条水槽进水区配备鼓风机,底部铺设辅助增氧装置,推荐采用微孔增氧或纳米增氧,另单独配备1台底层增氧机,确保水体溶氧不低于6毫克/升。养殖水槽的水流速度根据投放苗种规格大小一般控制在3~8厘米/秒,以草鱼均匀分布在养殖水槽中为准。
2.集污池。每2条水槽设置两个相通的、体积为10立方米的下沉式集污池,集污池配置吸污系统。每日在投喂30分钟后排一次,定期用吸污泵把沉积的粪便抽出,经杀菌晾干或压滤制成肥料。
3.净水区。养殖系统水面的95%~97%设置净水区,净水区不投喂饲料。配备水车式增氧机、叶轮式增氧机和涌浪机等,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性鱼类、贝类,适时添加微生物制剂,设置生态浮床等方法净化来自养殖区的水质。
二、养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