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扶持水产养殖户渡难关,为鹤山“鱼 今年前10个月,海南出口水产品超14

稻田等浅水养殖环境高效增氧技术探索实践

2024-06-03 10:31:24 来源:中国水产 作者: 责编:

本试验在稻田中设置中间埂及曝气、增氧、推水设施,实现了高效增氧和大流量水体循环,营造了稻田微流水环境,保持了水体和底泥氧气充足,提升了虾蟹养殖环境、产量和质量,减少了病害发生,降低了饵料系数,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可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借鉴。

安徽省滁州市持续实施稻虾共作“双百工程”,以稻虾共作为主的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迅速,目前已突破100万亩。笔者在从事技术推广和试验示范中发现,稻田养殖过程中虾蟹存在缺氧现象,低溶氧环境制约了虾蟹产量、规格、品质等,也易引发虾蟹病害。然而养殖虾蟹的稻田等环境,水浅草多,常规增氧机械和方法难以有效使用,需要寻找适合浅水养殖环境的高效增氧方法及设备。为此,笔者团队开展了积极探索与试验,现将相关技术要点总结成文。

一、材料与方法

(一)稻田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土质以壤土为好,田埂坚固结实不漏水,进排水方便的稻田。试验用四块稻田均选在滁河边,采用稻虾共作模式开展种养殖。1号、3号田面积分别为48亩、46亩,建有中间埂和增氧曝气推水装置,2号、4号田面积分别为45亩、42亩,未建中间埂和增氧曝气推水装置。

(二)稻田工程

稻田等浅水养殖环境高效增氧技术探索实践

相关文章

关键词:

发表评论[ 水产评论守则 ]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