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扶持水产养殖户渡难关,为鹤山“鱼 今年前10个月,海南出口水产品超14

“水至清则无鱼”的生态原理

2024-06-03 10:27:26 来源:不详 作者: 责编:

从生态学的角度,一个健康的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主要包括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他们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体中,为消费者提供主要的食物来源。

消费者包括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虾等,他们通过食物链形成一个完整的食物网,而鱼处于食物链的顶端。鱼是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以及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等为食。

分解者就是水体生态系统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以死亡的动植物残体粪便为食,同时向水体释放无机营养物质,为水体初级生成者提供养分,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水体生态循环。

为什么“水至清则无鱼”呢?主要是因为极干净的水体养分含量极低,这样初级生产者(藻类,水生植物)的数量和种类就大大的减少,初级生产者少了,以初级生产者为食的初级消费者(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的数量和种类也就大大的减少,而以初级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为食的鱼类由于食物来源减少,不足以支撑它的生存,所以鱼的数量和种类也就大大减少甚至绝迹。

这就是“水至清则无鱼”生态原理。

相关文章

关键词:

发表评论[ 水产评论守则 ]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