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糖醋菊花鱼 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鱼类肠道与食性的关系

2024-06-03 10:25:48 来源:智渔知水 作者:

鱼的种类多种多样,它们的摄食习性也不尽相同,有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猎食其他水生生物,也有温顺的草食性鱼类,只吃水生植物。有趣的是鱼类的摄食习性和其肠道组织结构密切相关。比肠长(肠道长度/体长)、肠道褶皱高度、肠道肌层厚度以及杯状细胞数量是衡量肠道消化吸收能力的指标。肠道褶皱高度可大肠道表面积,肌层厚度则是肠道蠕动的动力来源,而杯状细胞能分泌粘液润滑肠道,有助于食物在肠道内移动。

一般来说,肉食性鱼类肠道较短,且肠道肌层和褶皱较发达,杯状细胞较多。这是因为肉食性鱼类一般是凶猛好动的捕食者,代谢较快。高蛋白的肉食性食物能满足其大量的能量需求,短粗的肠道和发达的肠道肌层和褶皱以及杯状细胞使其能在短时间内将食物消化吸收并将食物残渣排出体外,为下次摄食做准备。而植食性鱼类主要摄食难以消化且营养价值较低的高纤维性水生植物。为了满足能量需求,其摄食量较大,为了充分消化食物,其肠道通是其体长的几倍,在体内弯曲盘绕,且肠道肌层和褶皱发达,以此来增加食物的消化面积和时间。而杂食性的鱼类食性介于两者之间,因此肠道长度也介于二者之间,根据其摄食习性而波动。通过观察鱼类的肠道组织结构,有助于我们了解鱼类的摄食习性,消化规律,为饲养该鱼类制定特殊的饲料配比,摄食节律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