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对刺参养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文/ 翟春宇 赵文
刺参( 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隶属棘皮动物门,是一种典型的寒温带物种。近年来,受夏季极端天气影响,刺参养殖业损失惨重,如2013年我国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和强降雨天气,导致刺参大规模死亡,辽宁、山东等地减产30%以上,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而2016年和2018年夏季罕见高温天气再次出现,刺参养殖业又一次受灾,度夏难成为了刺参养殖业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刺参死亡原因分析
高温期间刺参的死亡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归根结底是刺参无法适应夏季复杂多变的极端水体环境。在生态学中,水环境是指水生生物周围存在的一切事物,包括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和人为因素。
(一)非生物因素
1.水温
温度是影响刺参存活、生长、发育及繁殖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研究显示刺参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0℃~17℃,这时刺参代谢旺盛,体重增长最快,水温超过20℃时,刺参摄食活动逐渐停止,进入夏眠状态。夏眠期间,养殖水温不宜超过28℃,一旦超过会造成刺参发生化皮、排脏等应激反应,甚至会出现致死现象。
2.盐度
刺参属狭盐性生物,适宜盐度范围在28~34,但夏季雨水集中,暴雨时大量淡水进入池塘使得盐度骤降,严重时甚至会降至10以下。研究发现,低盐状态下,刺参生长速度减慢,抗逆能力降低,容易发生病害,尤其盐度低于18时,会出现应激反应。此外,若雨后淡水没有及时排出,还会导致盐度分层,造成缺氧和“底热”等不良后果。
3.溶解氧
夏季高温无风天气,因表层水较底层水升温快,以至于二者温差渐大,最终形成温度分层现象,导致水循环受阻,上层富氧水不能及时输送到底层,造成底层缺氧。并且随着水呼吸的增强,进一步加剧了底层缺氧。尽管刺参耐低氧能力较强,但高温条件下,刺参低氧耐受能力大幅降低,耗氧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加,短时间缺氧(如水温≥25℃,溶氧为1mg/L~2mg/L)刺参便会窒息死亡。此外,若池底溶氧过低,厌气性细菌会对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往往也会造成刺参死亡。
4.pH
刺 参 p H 适 应 范 围 , 一 般 在7.4~9.0。由于池塘老化、夏季暴雨和进水海域水质等原因,可能导致养殖池pH波动范围较大(4~10)。当pH在7.4~8.8范围时,刺参生理状态正常,若超过此范围,则会造成刺参摄食减少,消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进而引发刺参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