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川菜 | 干烧武昌鱼

国家农业现代产业技术体系 | 中国大菱鲆产业发展报告

2024-06-03 08:51:36 来源: 作者:

编者按

国家农业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水产)是服务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国家大宗淡水鱼、特色淡水鱼、海水鱼、虾蟹、贝类、藻类等六大水产技术体系分别就草鱼、淡水鲈鱼、鳜、大菱鲆、南美白对虾、牡蛎、海带等重点品种产业发展情况撰写了报告,报告内容涉及养殖及捕捞情况、加工及贸易情况、市场及消费情况、技术研发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等。现将有关产业报告进行连载,供交流参考。

中国大菱鲆产业发展报告

引言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英文名Turbot,俗称欧洲比目鱼,在中国被称为“多宝鱼”。1992年雷霁霖院士首次从英国将这一优良品种引入我国,并带领课题组通过驯养、亲鱼培育、生殖调控、产卵育苗等一系列试验,于1999年突破生产性育苗关键技术。从1999年下半年起,山东省莱州市的养殖从业人员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利用深井海水调温进行大菱鲆工厂化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雷霁霖院士借鉴种植业温室大棚的模式,创立了大菱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的工厂化养殖新模式。随后,在育苗技术的突破、养殖模式的创新、品种优良的品质及良好的营利性等因素共同推动下,大菱鲆养殖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及渤海湾地区得到了推广,并在一定程度上向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延伸,迅速成为了我国鲆鲽类的第一大养殖品种,同时也推动了整个鲆鲽类产业的发展。目前,大菱鲆养殖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海水鱼养殖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其快速发展不但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促进了沿海渔民收入的提高,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产业发展现状

(一)养殖情况

01

规模布局

(1)养殖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根据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2019年调查数据,大菱鲆养殖模式主要为工厂化流水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其中工厂化流水养殖占较大比重。养殖产区自北向南主要分布在辽宁、天津、河北、山东和江苏,有观测值的具体地区为辽宁省的葫芦岛龙港区、绥中县、兴城市、盖州市、大连甘井子区、大连旅顺口区、瓦房店市,天津的汉沽区,河北省的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昌黎县、乐亭县,山东省的莱州市、昌邑市、龙口市、蓬莱市、招远市、乳山市、烟台市福山区、海阳市、莱阳市、威海市文登区、日照市岚山区及开发区等。截至2019年底,体系示范区内大菱鲆养殖面积总共606.52万立方米,其中工厂化流水养殖面积达599.37万立方米,占总养殖面积98.82%,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面积为7.15万立方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