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川菜 | 干烧武昌鱼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 牡蛎产业发展报告(上)

2024-06-03 08:50:58 来源: 作者:

编者按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产)是服务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国家大宗淡水鱼、特色淡水鱼、海水鱼、虾蟹、贝类、藻类等六大水产技术体系分别就草鱼、淡水鲈、鳜、大菱鲆、南美白对虾、牡蛎、海带等重点品种产业发展情况撰写了报告,报告内容涉及养殖及捕捞情况、加工及贸易情况、市场及消费情况、技术研发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等。现将有关产业报告进行连载,供交流参考。


牡蛎产业发展报告

牡蛎产业发展状况

(一)牡蛎养殖情况

01

牡蛎主产区及产量的空间分布

牡蛎,俗称海蛎子、蚝(蠔)、生蚝、蚵仔等,是一种广布性双壳贝类,目前已发现有100多种,世界沿海各国几乎都有生产,产量高居贝类之首。

中国拥有丰富的牡蛎资源和利用这一资源的悠久历史。南方沿海一些地区的先民们早在汉朝时就掌握了插竹养蚝技术,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牡蛎产量不断增长,进入21世纪后更是呈现出快速大幅提升的态势,2017年占到了全球的83.29%,2018年再创新高,达到513.98万吨(附件1)。

中国沿海地区分布着种类多样的牡蛎种群。其中,商业化利用程度最高的是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 gigas)、福建牡蛎(C. gigas angulata)和香港牡蛎(C. hongkongensis),而近江牡蛎(C. ariakensis)和熊本牡蛎(C. sikmea)也有一定的养殖规模。图1显示了5种牡蛎在中国沿海的分布情况。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 牡蛎产业发展报告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