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扶持水产养殖户渡难关,为鹤山“鱼 今年前10个月,海南出口水产品超14

黄盖鲽及其生物学特性

2024-06-03 08:48:23 来源: 作者: 责编:

黄盖鲽属鲽形目、鲽科、黄盖鲽属。学名Pseudopleuronectes yokohamae Günther。分布于太平洋西部近海,中国、朝鲜和日本沿海均产。

形态特征 

两眼位于头部右侧,体扁平呈长卵圆形。鳃耙短宽而扁。鳞小,有眼侧栉鳞,无眼侧圆鳞,吻与腭无鳞,眼间有鳞。左右侧线发达。(见图)

黄盖鲽

生物学特性 

黄盖鲽地方种群多,渤海、黄海的捕捞群体组成为:雌鱼体长125~500毫米,体重44~1600克;雄鱼体长125~410毫米,体重44~1050克。年龄范围2~11龄、3~6龄为主。雌鱼3龄成熟,最小成熟个体体长144毫米,体重81克;雄鱼2龄成熟,最小成熟个体体长130毫米,体重60克。雌鱼产卵期性腺成熟系数28.10%~40.44%;绝对怀卵量为20万~480.6万粒。3~5月繁殖,4月为盛期。成熟卵呈半透明球形,直径0.84~0.92毫米,大型鱼卵略大。卵膜厚,卵黄间隙小,无油球。无粘性的大型浮性透明卵,是失去受精能力的过熟卵。黄盖鲽能耐2~3℃的低水温。100毫米左右的幼鱼,在0℃条件下仍能活2~3天。

上一篇:黄鳍鲷与黄鳍鲷养殖     下一篇:海产贝类---江珧

相关文章

关键词:

发表评论[ 水产评论守则 ]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