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大海洋生态系统”,红树林和珊瑚礁的生态重要性已逐渐为大众所知,但海草床却依然默默无闻。
这与已知海草群落的稀少有关。截至2014年,中国海草床统计面积仅为87.6 平方公里,且80%都分布在南海地区。令人激动的消息从2015年的渤海湾传来——在唐山市曹妃甸海域发现了10 平方公里的海草床,而2019年9月自然资源部的调查进一步确认,该海域海草床总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集中分布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对比2014年的数据,这一新发现不仅大幅提升了中国已知海草床面积,也改变了关于中国海草床分布南北比重的认知。
其实在中国北方沿海地区,海草早就与当地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胶东半岛以鳗草为建材的特色民居“海草房”便是最好的例子,由晒干海草搭建的房顶保温又防雨,其搭建技术也入选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目前海草在该海域却只剩零星分布,由于不当的生产、建设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海草床在渤海多片海域快速消失,这也让曹妃甸海草床的发现尤为重要。
▎
尽管和部分种类的海藻长相相似,海草却并不是海藻。海草是高等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可以开花和产生种子。海藻则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也不会开花结实,依靠孢子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