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籍摘要
1.《本草便读》:“ 入肝经治血分之 .带下崩中.经方有考.去湿浊味咸温兼涩.虫疳下痢.审证随施.点眼则去翳摩星.贴疮可燥脓收水. ”
2.《本草分经》:“咸温,入肝肾血分,通血脉祛寒湿,治血枯涩泻痢。墨鱼肉酸平,益气通经。”
3.《本草易读》:“咸,微温,无毒。足厥阴药也。祛寒除湿。治血枯血瘕血崩血闭,疗疟痢疳虫目翳泪出。止痘疮溃烂。”
4.《本经逢原》:“咸微温无毒。厥阴血分之药,兼入少阴,其味咸而走血,故治血枯血瘕,经闭崩带,阴蚀肿痛,丈夫阴肿,下痢疳疾,厥阴本药也。”
5.《雷公炮制药性解》:“味咸,性微温,有小毒,入肾经。主崩漏赤白带下,经闭阴蚀肿痛,除目翳止泪,理金疮止血,治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茎因寒肿,疮多脓汁,寒热症瘕。”
6.《医学入门》:“乌贼骨温燥脓汁,阴痈耳聋目翳泣,止痢杀虫心腹疼,消肿更治崩漏急,通经破癖令生儿,肉味酸平志气立。”
7.《神农本草经》:“味咸,微温。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癥瘕。”
8.《本草备要》:“通血脉,祛寒湿,治血枯,血瘕,血崩血闭,腹痛环脐,阴蚀肿痛,疟痢疳虫,目翳泪出,耳出脓,厥阴、少阴经病。”
9.《名医别录》:“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中寒肿,又止疮多脓汁不燥。"
10.《本草乘雅半偈》:“咸,微温,无毒。主女子赤白漏下,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
11.《药性论》:“止妇人漏血,主耳聋。”
12.《本草撮要》:“味咸,入足厥阴经,功专疗血滞,得生地治血淋,得干姜治血瘕,得鹿茸阿胶治崩中带下,烧末酒服。治腹痛环脐,阴蚀肿痛。”
13.《唐本草》:“疗人目中翳。”
14.《本草新编》:“味咸,微温,无毒。主女子漏下赤白,经行血闭,阴蚀肿痛。又治妇人寒热瘕症,惊风入腹,环腹痛,去目肿浮翳,收疮口腐脓,治哮症最神效。”
15.《食疗本草》:“主小儿大人下痢,炙今黄,去皮细研成粉,粥中调服之。”
相关文章
- 养好小龙虾必须掌握的常识
- 重金属——铜及硫酸铜对养殖鱼类的影响
- 水产养殖中水温的重要性和影响
- 鲤鱼不能与虾蟹螺蚌类混养
- “蓝色食物”来源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进展
- 对鱼类敏感的二十四种药物
- 黄鳝的生物学
- 硫酸亚铁在工业生产上的一些应用
- 论文:气体过饱和对草鱼和鲢受精卵、仔鱼和幼鱼的影响
- 金鱼的性别辨别
- 大鳞副泥鳅一冬龄亲鱼选择培育技术研究
- 新冠疫情管控放开,请多吃鱼虾提高免疫力!“好好活着,就是赢家”
- 科学安全养鱼用药应守规矩
- 仿生学--新的水产养殖模式已经开始
- 草鱼出血病流行特征诊断与防治技术要点
- 鱼池用药八不泼
- 淡水鱼养殖场的养殖场规划和鱼池与渠道设计
- “一滴血”“一滴水”诊断鱼病?陈昌福:尚有待相关基础数据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