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俗称鲍鱼,为海产八珍之冠,足部肌肉发达,细嫩可口,营养丰富,其干品中含蛋白质40%,肝糖33.7%,脂肪0.9%,并含有维生素及其他微量元素。贝壳称石决明,壳内富有五彩光泽的珍珠层,有千里光之称。壳可作药材、装饰品和贝雕的原料。我国养殖的主要种类有皱纹盘鲍( Haliotis discus hannai )和杂色鲍( Haliotis diversicolor )两种。
(一)鲍的生物学特性
鲍的生活习性鲍喜栖息于水质清晰、水流畅通、海藻丰富、水深1~20米的海区。营匍匐生活,利用宽大的足部在岩礁上爬行。鲍喜栖居于岩石缝隙和洞穴之中,足部紧贴于岩石上,利用坚硬的贝壳作保护,昼伏夜出。其足部吸附力很强,壳长15厘米的鲍,充分吸着后需用100千克力才能拔掉,特大风浪也难于把它击落。受惊动或遭敌害袭击时迅速收缩,移动速度慢,1分钟爬行50~80厘米。
鲍的移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春季水温最低时向深水移动,初夏水温回升后逐渐向浅水移动,盛夏表层水温最高时,又向深处移动;秋末冬初水温有所下降,则向浅处移动。鲍以褐藻为主要食料,兼食绿藻、红藻、硅藻等及少量的小型动物。鲍的摄食方式为舔食性,用像锉一样的齿舌刮取岩石上的藻类。
鲍